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 父爱之舟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文中描述的不同场景,并用小标题形式概括。 2.指导学生品读场景中的细节描写与“对比 ”手法,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深沉父爱及“我”的感激与愧疚之情。 二、拓展资源 丛书:朱自清《背影》、《挥手 ——— 怀念我的父亲》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慈母情深》中感受了母亲直白又炽热的爱,而今天要学习的《父爱之舟》,则藏着另一种深沉的情感———父亲的爱往往不宣之于口,却藏在一个个平凡的生活场景里,载在一只小小的渔船上。接下来,就让我们登上这 只“父爱之舟”,一起探寻藏在岁月里的父爱。 第一课时 这篇课文以“我”的梦境为引,串联起多个难忘的父爱场景,而“姑爹的小渔船”就像一条线索,把这些场景紧紧连在一起。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些场景,完成“父爱场景导图”,理清文章的叙事脉络。 活动一:梳理“父爱场景”,感受场景中的父爱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用小标题概括,完成思维导图。 2.初步探讨: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它既是父亲送 “我” 的交通工具,更是父爱的“载体”。通过梳理场景,我们就能清晰把握文章“以船为线索,串联父爱场景”的结构,为后续品读细节做好准备。 活动二:发现场景细节,感受细节中的父爱 搭建好文章的“骨架”后,我们就要走进每个场景,寻找那些打动人心的“细节血肉”。这些细节可能是父亲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它们就像微光,汇聚起来便是满满的父爱。接下来,我们就用“父爱细节放大镜”,记录下这些温暖的瞬间。 1.请你边默读边批注,找出令你印象深刻的父爱细节,完成下面的细节放大镜,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师生交流分享 场景1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场景2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的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夜半我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场景3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文边走边唱。看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个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场景4 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二三圈,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小结:我们通过梳理场景,找到了文章的线索;通过品读细节,感受到了父爱藏在“对比”与“动作”里的温暖。这些场景和细节,就像一颗颗珍珠,被“父爱之舟”串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却伟大的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