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 (一)落花生(节选)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回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在选文的“□”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全家人在“议花生”时,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介绍了花生的特点是 、 和 ,而在父亲的眼中,花生最为可贵的是 。 3.读画“ ”的句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通过对比,认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没有花生的果实好吃,所以他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 B.父亲通过对比,认为桃子、石榴、苹果虽然外表好看,但是没有实用价值。 C.父亲通过对比,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 D.父亲对“我们”抱有很大的希望。 4.下面是小字读了选文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读一读,帮他补充完整。 (二)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用“ ”画出描写人们走搭石时美好画面的句子,再完成练习。 句中,“ ”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走搭石的声音美,后面的“ ”“ ”两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走搭石的画面美。 2.选文第2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其中包含哪两个画面?填一填。 3.我们在阅读时要边读边想。乐乐读到第2自然段的“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时,了解了两个人是 而行,与后文的“ ”一词的意思是相反的。 4.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写一写你是如何理解“理所当然”这个词语的。 5.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最全面的一项是( ) A.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赞美了乡村的风景之美。 D.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的纽带。 (三)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 尽管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