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6673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六)——课外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911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六)———课外阅读 (一)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举兵攻打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兵前往救韩。魏惠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即派太子申、大将庞涓率兵10万阻击齐军。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 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称剽悍,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正好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撤,诱敌深入。庞涓在追赶齐军的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做饭用的灶足够10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的数量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令士兵加速追赶。 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3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在路上,只留下其中最大的一棵,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率军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遍地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棵剥皮大树上写有数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知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让孙膑这小子成全了名声。”于是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魏国太子申。 1.边读边想,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读画“ ”的段落,我能抓住关键词句简单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 2.带着问题“庞涓发现齐军的灶的数量有怎样的变化?他的心情怎样?”再次阅读第4~7自然段,完成下图。 3.请你根据短文内容,用一段话把第4自然段中庞涓看到眼前情景,惴惴不安时的内心想法具体写出来。 4.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分别是怎样的人?结合事例加以说明。 5.既然“减灶示弱”的办法这么有成效,那为什么短文不以此为题,而要以“马陵之战”为题?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庞涓死于地势险要的马陵道,所以以“马陵之战”为题。 B.因为“减灶示弱”只是“马陵之战”的一部分,不能代表全部故事。 C.因为孙膑是在马陵道设下了埋伏,所以以“马陵之战”为题。 D.因为“减灶示弱”在“马陵之战”中起到的作用不是最大的。 (二)月光饼 琦君 月光饼也许是我的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夹上一点儿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却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地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出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经过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沓。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订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