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7958

专题九 增强法治意识 遵守法律规范 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37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范
    专题九 增强法治意识 遵守法律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以下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C. 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D. 会限制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2. 以下行为中,属于科学立法的是( ) A. 执法部门依据现有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B. 立法机关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制定法律 C. 司法机关对复杂案件进行反复研讨,确保公正判决 D. 行政机关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以下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B.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 C. 法治社会的建设可以独立于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建设 D.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宪法具有( ) ①最高法律地位 ②最高法律作用 ③最高法律效力 ④最高法律权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 下列不属于法律的特征的是( )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法律是由社会舆论监督实施的 6. 下列关于法律与纪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法律和纪律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 法律的适用范围比纪律更广泛 C. 纪律比法律更严格 D. 违反纪律一定违反法律 7. 下列行为中,最能体现自觉履行遵规守纪义务的是( ) A.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遵守交通规则 B. 只要不被发现,就可以违反法律 C. 只遵守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规定 D. 认为法律是约束别人的,与自己无关 8. 小明在文物上乱刻乱画,这种行为是( ) A. 违纪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 9. 王明在与他人签订合同后,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欺诈、不隐瞒。这体现了民事活动的( ) A. 平等原则 B. 自愿原则 C. 诚实信用原则 D.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10. 16岁的李林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他自愿与他人签订了一幅画的买卖合同。李林的这一行为( ) A. 无效 B. 有效 C. 效力待定 D. 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11.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用于商业广告,侵犯了他人的( ) A. 姓名权 B. 肖像权 C. 隐私权 D. 荣誉权 12. 甲将自己的房屋卖给乙并办理了过户手续。此时乙取得房屋的( ) A. 债权 B. 所有权 C. 用益物权 D. 担保物权 13. 甲与乙签订了家具买卖合同,甲按时交货,但乙未按时付款。乙的行为属于( ) A. 侵权行为 B. 违约行为 C. 既不侵权也不违约 D. 违约且侵权行为 14. 我国把高空抛物罪作为一种罪名写进了刑法。这体现了刑法( ) A.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C. 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唯一手段 D. 能够杜绝高空抛物行为 15. 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属于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 ) A. 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B. 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C. 犯罪和刑罚问题 D. 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问题 16.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C) A. 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 B. 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 C.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D. 犯罪准备和犯罪实施 17. 小王在某小区15楼家中打扫卫生时,随手将一个旧花盆扔到窗外,砸中楼下路过的行人李某,导致李某头部受伤。李某家属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