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甘肃省兰州八十一中等校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23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的是 A. 虎门销烟 B. 三元里抗英 C. 收复新疆 D. 黄海海战 2.“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此条款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中的“它”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强烈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可以作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清政府承认鸦片的合法性 D. 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 5.恩格斯说过,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沙俄 D. 法国 6.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A.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肩负反帝反封建双重使命 C.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7.太平天国颁布的体现农民需求的文件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变法通议》 C. 《资政新篇》 D. 定国是诏 8.如图是有关洋务运动的示意图。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兴办新式学校 B. 创办民用企业 C. 翻译外国书籍 D. 建立新式海军 9.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C. 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初步建成 D.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0.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张之洞 D. 左宗棠 11.《甲午战争图志》记载:日本在甲午战争时绘制的包括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中,对这些地区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小山、每一个村庄,都标示得清楚无误。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 日军已经占领了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 B. 日本制图技术高超 C. 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D.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895~1945年50年间,台湾离开了祖国怀抱。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这场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14.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太平天国运动 15.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