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18633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12张PPT)

日期:2025-11-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826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13课,东汉,兴衰,课件,1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②盐铁国有专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建立刺史制度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政治 经济 思想 推恩令的实施 (主父偃)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课堂小结 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3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巩固 学习目标 依据材料分析东汉初年的社会局面,并结合课本概括光武帝采取的措施,培养论从史出的观念。 对比西汉初年与东汉初年统治者的措施,说出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强化以史为鉴的历史思维。 依据材料分析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能得出得民心者的天下的结论,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西汉 公元25年 新 东汉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 ———《后汉书.光武帝纪》 一、东汉建立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 (祸拏:祸乱) ——— 《后汉书·桓冯列传》 东汉初年,光武帝面临怎样的社会局面? 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 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稳定社会局面,巩固统治的? 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刑罚,减轻农民的负担。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作用: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P73东汉宅院画像砖 探究二:“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时期 西汉初年 东汉初年 统治者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帝 背景 主要措施 士兵还乡务农 释放奴婢为农 轻徭薄赋 废除严刑峻法 勤俭治国 释放奴婢,减轻刑罚,减轻农民的负担。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战乱之后社会经济凋敝 以民为本 面对经济凋敝的局面,两汉统治者的做法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皇帝 即位年龄 去世年龄 殇帝 1 2 安帝 13 31 顺帝 11 30 冲帝 2 3 质帝 8 9 桓帝 15 36 灵帝 12 34 邓太后临朝 邓挚(邓太后兄)执政 阎太后临朝 闫显(闫太后兄)执政 梁太后临朝 梁冀(梁太后兄)执政 窦太后临朝 窦武(窦太后父)执政 探究三:东汉的衰落 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呈现什么特点? 外戚专权 江京、李闰 孙程 单超、具瑗、徐璜 曹节、张让、赵忠 宦官专权 东汉中后期政治局面有何特点?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材料研读: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1.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时局动荡不安。 2.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有哪些危害呢? 材料二:东汉末年,灾荒连年,建和元年,荆、杨二州,人多饿死。永兴元年,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 黄巾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影响: 结果: 184年 张角 一场宗教形式的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遭到统治者和统治阶级残酷镇压,最后被镇压下去,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 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中央政权名存实亡。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 加速东汉王朝瓦解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 东汉灭亡。 东汉灭亡 州牧割据: 为了镇压黄巾起事,朝廷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