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0026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262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22课,梦回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簇( )拥 题跋( ) 跋涉( ) 遒( )劲 绢( )本 擅( )长 2.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tà( )青 hàn( )林 沉tán( ) shè( )取 田chóu( ) chà( )道 3.指出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 A. 春节期间,北京火车站来往的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B. 春节刚过,大山里依旧春寒料峭,夜里更加湿冷难耐。 C. 他长途跋涉地走了几百米路,早已疲惫不堪了。 D. 公园里桃花盛放,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经过三轮复习, 使同学们对本次中考充满了信心。 B. 在国际反恐行动中, 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被当场击毙, 真是死得其所。 C. 近日来, “蚁族力量” 捐资助学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 能否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彩, 关键是自己要有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B.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进而转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C.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D.《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 7.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 B.《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是张择端,他是宋代著名的画家,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等。 C.《清明上河图》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D.《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非常难能可贵。 8.请分别指出各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 8厘米,横528. 7厘米。( ) (2)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 ) (3)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 ( ) 9.观察右面黎雄才的画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梦回繁华 毛宁 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骤提拔,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井、城郭,皆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