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0766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209706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三,必修,统编,语文,高中,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学写文学短评 教材任务 《学写文学短评》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4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活动一:学习文学短评的理论知识 阅读教材第69-70页《学写文学短评》, 了解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想一想:文学短评与读后感有什么区别? 文学短评和文学作品的读后感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前者重“评”,属于评论体,侧重于分析评价作品思想艺术的优劣高下,带有客观评价的色彩; 后者重“感”,属于引申体,需要在写作时结合人文实际,联系社会现实,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收获,主观色彩更为鲜明。 文学短评的特点: 1. 短:篇幅短小、评论角度小 2. 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3. 小处入手,深入开掘 二、怎么写文学短评 题目聚焦精准,立场鲜明 举例:以下为某班学生的短评题目,请你以通过、 不通过、待定进行评定,并说明理由。 b 自然乃吾乡:隐喻视角下的《归园田居》 c《登高》文学短评 d 辛词的用典艺术-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 e 读《琵琶行》有感 f《声声慢》的语言学分析 g 评《念奴娇·赤壁怀古》 1. 主题思想(主要情感) ⑴ 主题思想(主要情感)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⑵ 从意象、手法、结构等方面分析作品如何表现这个主题(情感); ⑶ 这个主题(情感)表现得怎么样,正不正确,深不深刻,给人的启示大不大。 ⑷ 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 从 角度评《归园田居》 例1:这首田园诗最核心的一个字就是题目中的“归”。“归”即是“归来”“返回”,既然有“返回”也就是说明之前并不是在这里或这种状态中的。代入到这首诗,作者说“归园田居”也就是描写回到田园过上的隐逸生活,那么在此之前,作者并没有在田园中,他在哪儿呢?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开始对官场感到厌恶而疲倦,个性使然,他如“羁鸟”和“池鱼”,开始思念起并向往着能让自己获得自由与快乐的“旧林”和“故渊”,其中,“羁鸟”与“池鱼”再一次表现出了他对于自己被官场束缚的无奈与苦闷。接下来,从“守拙归园田”开始,作者展示了他“不争名利”的本心,抒发出作者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喜悦之情。 主题、情感 角度2:赏析作品人物形象,意象,意境 文学作品的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一般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特征。 从 角度评《归园田居》 例2:《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是一位田园诗人,也是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 诗人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深巷狗吠、桑树鸡鸣等景物融为一体,把普通田村生活情景描绘得如此美,从而表现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寥寥数语,把一个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隐田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人物形象 总体印象 结合诗句分析 结论 角度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①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②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③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④描写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