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麻雀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引导学生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拓展资源 丛书:《颤抖的羽毛》《小麻雀》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单元导入: (出示单元导读页)回顾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及本单元文章篇目。 人文主题:生活万花筒 语文要素:(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发布单元学习任务)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稍微转动就会组合出不同的画面,充满着无限精彩。让我们做一个小小摄影师,捕捉点滴生活,定格难忘时刻,感受生活美好,制作“生活万花筒精彩瞬间”图文册。 (出示本单元学习任务)本单元我们将一起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任务一:品真情流露,按发展顺序练笔;任务二:悟生活事件,依顺序清楚记录;任务三:读生活趣事,按顺序讲述内容;任务四:抓生活点滴,记录难忘精彩瞬间。 (出示课题及本课活动)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下面几个活动,学习文章《麻雀》,走近那个真实而震撼人心的瞬间吧! 任务一:品真情流露,按发展顺序练笔 第一课时 回顾旧知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了: 文章讲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活动一:细读寻“脉”,理清因果 默读课文,利用山形图和主要提示梳理故事,完成表格。 ———起因:第三自然段 经过:第四、五自然段 结果:第六、七自然段。 ———文章六要素: 时间:我打猎回来。 地点:林荫路旁的树下。 人物:老麻雀、猎狗、小麻雀 起因:猎狗发现了一只从巢里掉下来落在地上的小麻雀。 经过: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结果:麻雀的勇气震慑住了猎狗,“我”带着猎狗走开了 。 这篇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围绕麻雀讲述了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活动二:品味最精彩的画面。 小组合作探究: (1)再读这篇文章,边读边圈画思考令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探究作者是如何把内容写清楚的。 2. 交流分享。 (1)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几个形象?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小麻雀:弱小无助;老麻雀:勇敢无畏;猎狗:凶狠庞大;猎人:细心善良。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是如何感受到的。 小麻雀: 呆呆地(神态) (看到) 站在地上 拍打着小翅膀(动作) 无可奈何(心理) (想到) ———看到的: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外形) ———想到的: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心理) 猎狗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作者看到的:走近、嗅、张开、露出(动作描写)。 ———猎狗的形象:凶恶、庞大。 老麻雀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这里通过作者对看到的老麻雀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这里写了作者看到的和听到的,突出了老麻雀的紧张和恐惧。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这里通过作者对看到的和听到的老麻雀的动作和声音的描写,突出了老麻雀的恐惧和无畏。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这里是通过作者对老麻雀行为和声音的揣摩想到的,这是一种勇敢的、无畏的、强大的母爱的力量。 借助支架,分享表达自己的感受,品味精彩画面。 活动三:总结写作方法。 作者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的呢?同桌互相讨论,并一起来整理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