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考点一、摩擦起电 探究过程 现象 将塑料笔的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 塑料笔杆吸引小纸屑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小纸屑 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细水流 细水流被橡胶棒吸引变弯曲了 现象总结: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知,经摩擦后的物体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吸引轻小物体。 1.基本原理 (1)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带正电的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和带负电的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因为通常情况下两者在数量上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物体整体上没有呈现带电性。 (2)物体之间的摩擦使物体上的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2.两种电荷 大量实验事实证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3.摩擦起电 (1)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 (2)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作静电。 (3)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典例1:“金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拿取时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A.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C.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变式1:如图所示,让两种不同材质的摩擦层相互摩擦带上电荷并形成电压,从而在外部电路中形成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摩擦层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电荷 B.两摩擦层摩擦后带上的是等量同种电荷 C.正电荷在摩擦层a 和摩擦层b 之间转移 D.负电荷在摩擦层a 和摩擦层b 之间转移 变式2: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再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闭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失去电子带上负电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闭合是因为电荷消失了 D.人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箔片到人手 变式3:“为什么丝绸要与玻璃棒摩擦,而毛皮要与橡胶棒摩擦”这个问题困扰着刚学习摩擦起电的小金,于是他进行了深入探究。 (1)首先是一道题给了他启发:①用相同的两块丝绸分别摩擦玻璃棒和保鲜膜,再将摩擦后的玻璃棒和保鲜膜靠近,两者会相互吸引。可见保鲜膜经丝绸摩擦后带的是 电荷。 ②丝绸、玻璃棒、保鲜膜三者相比,在摩擦时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玻璃棒,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于是就排出了这三种物质得到其他物质的电子能力的强弱,如法炮制就可以得到一张“摩擦起电顺序表”,小金感觉问题有了头绪。 (2)然后小金又用其他材料做了一些实验,并给它们排了序,但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很难判断。他想网上会不会有“摩擦起电顺序表”,于是上网查询得到下表。 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摩擦起电顺序表”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跟保鲜膜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D.跟保鲜膜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3)最后解决了问题:为什么丝绸要与玻璃棒摩擦而毛皮要与橡胶棒摩擦 答: 。 考点二、电荷间的作用 1.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现象探究 探究过程 现象 说明 两根用丝绸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