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3795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学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150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历史上,答案,考试卷,期中,学期
    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答案:C 解析: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野兽化石和灰烬,为研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用火情况等提供了实物证据,进而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可靠依据,C正确。我国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世界最早的古人类也不在中国,A、B错误;青铜时代始于夏朝,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D错误。 2.答案:D 解析: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夜晚在洞穴洞口燃火可驱赶野兽和照明,D正确。小米粥由粟加工而成,粟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农作物,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A错误;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工具,B错误;北京人不会钻木取火,只会使用和保存天然火,C错误。 3.答案:C 解析: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同时期在不同区域发展且有相似文明成果,体现中华文明多源产生、相互交融的特征,C正确。材料未将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比较,无法说明“最古老”,A错误;材料体现不同区域文明并存,未涉及“继承性”,B错误;“相似性”仅概括表面现象,未体现“多源共融”的本质,D错误。 4.答案:D 解析: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包括家畜饲养、聚落形成、磨制石器使用、农作物种植,②③④⑤正确。城市出现是原始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非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①错误,D正确。 5.答案:C 解析:“尧见舜之贤,欲以为后”体现尧将部落首领位置传给贤能的舜,符合禅让制“选贤与能”的特点,C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的制度,A错误;世袭制是按血缘关系继承首领位置的制度,B错误;科举制是隋朝开始的选官制度,D错误。 6.答案:D 解析: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权贵墓葬随葬品丰富,普通墓葬一无所有,说明当时已出现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D正确。材料仅体现部分遗址的墓葬差异,无法说明“中华文明辉煌”,A错误;原始农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形成,与材料中“距今约5000年”的时间不符,B错误;礼乐制度盛行于西周,C错误。 7.答案:C 解析: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和作坊、殷墟的大型墓葬,均需调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一定水平,且拥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C正确。材料未涉及早期人类进化,A错误;分封制确立于西周,良渚文化时期尚未出现国家,B错误;良渚文化、夏朝、商朝均处于奴隶社会,并非封建社会,D错误。 8.答案:B 解析: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标志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正确。夏朝由禹建立,A错误;材料未体现夏朝国家形态的成熟程度,C错误;材料未涉及夏朝社会生产发展情况,D错误。 9.答案:C 解析:春秋时期禁止用牛祭祀、战国时期严惩盗牛,说明牛的价值提升,成为重要生产工具,反映当时牛耕方式出现并逐渐推广,C正确。禁止用牛祭祀不代表祖先崇拜消失,A错误;井田制在西周时期已出现,B错误;材料与兼并战争无关,D错误。 10.答案:A 解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对内整顿朝政,对外以“尊王攘夷”为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A正确。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称霸,B错误;秦穆公在西部称霸,C错误;楚庄王通过邲之战称霸,D错误。 11.答案:A 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在四川修建的水利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功能,能实现“四六分水”,A正确。长城是防御工程,B错误;灵渠是秦朝连接长江和珠江的运河,C错误;大运河是隋朝修建的贯通南北的运河,D错误。 12.答案:C 解析:战国时期,最东边的诸侯国是齐国,最西边的诸侯国是秦国,因此老师的名字是齐秦,C正确。燕国在北方,楚国在南方,A、B、D错误。 13.答案:C 解析:材料中“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体现商鞅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