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6668

2.3《峨日朵雪峰之侧》(学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176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峨日朵雪峰之侧,学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
  • cover
*峨日朵雪峰之侧 【学习目标】 1.找出诗中的意象,鉴赏意象的含义及作用,把握象征的手法。 2.诵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感悟诗人的沧桑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把握诗人表达的复杂情感。 难点:探究诗歌的主题与诗人心中的天堂。 【写作背景】 中国的1962年是一个渐趋冷寂和沉闷的时段。写下过早期长诗《凶年逸稿》的昌耀因为已经提前冷寂和沉闷了,所以此时此刻得以在其中掺入理智和清醒,用以观照和揣度这一时段的冷寂和沉闷: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 昌耀的所有诗作都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根本和落脚点最终都在诗歌主体本身。就这首短诗而言,他一方面在观照和揣度外在的年段(当然他自己正置身其中),另一方面,他又以此为通道走入了自己的内里世界,观照和揣度自己的心理时空。 【作者介绍】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1950 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主要作品:《慈航》《斯人》《划呀,划呀,父亲们!》《大山的囚徒》《一百头雄牛》《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峨日朵雪峰之侧》《哈拉库图》《慈航》、《意绪》、《哈拉库图》《一十一枝红玫瑰》;诗集《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2000年诗人过世后有《昌耀诗歌总集》行世。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文体知识】 全诗遣词精工,语句凝练传神,结构精妙。收尾含蓄,意蕴隽永。 意象:太阳、滑坡、石砾、雄鹰、雪豹、蜘蛛。 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而“我”作为攀登者的动势却正好相反,努力向上;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也在竭力使我下坠。由此可见,日落和滑坡等意象是用来表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的。“雄鹰”“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 【导读理解】 1.请诵读本诗,用一个词概括这首诗给你的感觉? 明确:如博大、苍凉、浑厚、孤独 2.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意象:太阳、滑坡、石砾、雄鹰、雪豹、蜘蛛。 3.为什么要描绘这些意象? 明确:心象(情)+物象(美)=诗。 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而“我”作为攀登者的动势却正好相反,努力向上;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也在竭力使我下坠。由此可见,日落和滑坡等意象是用来表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的。 “雄鹰”“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 4.“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请分析鉴赏这句诗的内容与表达技巧。 明确:这是个判断句,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从前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5.诗人为什么惊异于“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明确:诗人认为,眼前的景物仿佛是一切艰辛的一种报偿,“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一个宛转重叠绵密奇崛的长句,写那太阳彷徨久之终于突然向一片山海跃入。还未见过有人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如此精炼地组织在一个句子之中。长句极易写得或累赘或松散或拖沓,而这里意象的密度却显示了诗人锤炼的功力。 6.诗人在作品中是怎样呈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