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选择题部分1-5页;非选择题部分6-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选择题部分(48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931年,考古学家梁思永在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个包含三种文化重迭积存的遗迹,他依据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的不同,科学地划分了地层,首次揭示了彩陶文化、黑陶文化和灰陶文化的叠压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后冈三叠层”理论。“后冈三叠层”从上到下的叠压顺序是 A.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一殷文化 B.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一殷文化 C.殷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 D.仰韶文化一殷文化-龙山文化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这两项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极大,但咸丰帝对此毫无意见,“所有和约内所定各款,均著逐款允准。”然对西方公使觐见皇帝亲递国书的要求却大为光火,“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致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固守华夷观念,主权意识滞后 B.顺应国际形势,重构对外关系 C.忽视经济权益,维护政治尊严 D.缺乏全局视野,拒绝根本变革 3.下表为1916年-1922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数据。对此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①数据反映了1916到1922年间民族纺织业快速发展的态势 ②华商纱厂数量快速增长说明民族资本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③日商纱厂增长缓慢是因为此时日本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④欧美商纱厂增长停滞不前与一战爆发及战后经济衰退有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②③ 4.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改造和迅速工业化的需要,有利于动员和集中资源实现某些既定目标,弥补人力资源的低水平,尤其是工业化干部的缺乏,在当时特殊历史时期起到了“大推动的作用”。材料论及的史实是 A.土地改革 B.稳定物价 C.剿匪镇反 D.一五计划 5.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各具特色,呈现出多元面貌。下表①-④处应填入的文明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编号 政治 宗教、文化 ① 最高统治者称苏丹,统治中心德里 伊斯兰教为国教 ② 天皇为名义君主,实权由幕府将军掌握 神道融合佛教,形成武士道 ③ 建立大帝国,最高统治者哈里发 伊斯兰教为国教,文学影响世界 ④ 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统治阶级 太阳神崇拜,波南帕克神庙,文字独特 A.①阿拉伯 ②日本 ③玛雅 ④印度 B.①印度 ②日本 ③阿拉伯 ④玛雅 C.①日本 ②阿拉伯 ③印度 ④玛雅 D.①玛雅 ②印度 ③日本 ④阿拉伯 6.某学者在研究21世纪初全球经贸秩序时指出:“这一多边贸易体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通行的法律规则,塑造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竞争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和经济繁荣。”该学者评述的对象是 A.关贸总协定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二、选择题 I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2020年7月有学者在青海发现了一处石刻。经争论、鉴定,2025年9月,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该石刻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是我国目前已知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