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难忘的泼水节 副标题:——— 民族团结的欢歌,温暖人心的记忆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图片展示:左侧呈现傣族人民身着鲜艳服饰、手持水盆相互泼水的热闹场景;右侧展示周总理穿着傣族服装,与傣族群众一同欢笑泼水的历史照片。 引导语:同学们,看这两张充满欢乐的图片!这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 泼水节。在 1961 年的泼水节上,有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到了傣族人民中间,他是谁?这个泼水节又为何让人难以忘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难忘的泼水节》,感受这份独特的欢乐与温暖。 幻灯片 3:背景介绍 - 泼水节与傣族文化 文字说明: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 4 月中旬举行,为期 3-7 天。节日期间,人们会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寓意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迎接新一年的美好与吉祥。除了泼水,还有赛龙舟、跳孔雀舞、放孔明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傣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图片辅助:插入傣族孔雀舞、赛龙舟、泼水节场景的图片,搭配简短文字说明,让学生直观感受傣族文化的特色。 知识拓展:简单介绍 1961 年周总理视察云南时,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历史背景,强调这一事件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幻灯片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引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1. 课文主要写了哪一年的泼水节?有谁参与其中?2. 这个泼水节让人难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课文写了 1961 年的泼水节,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同参与;让人难忘是因为周总理与傣族群众亲密互动,共庆节日,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情谊。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读出课文中欢乐、热闹的氛围,以及人们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幻灯片 5:课文解析 1 - 节日前的期盼 原文呈现: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关键词分析: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通过景物描写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凤凰花是傣族地区常见的花卉,其鲜艳的颜色象征着欢乐与热情。 “特别高兴”:直接表达傣族人民得知周总理要来共度泼水节时的激动心情,体现出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与期盼。 情境想象: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傣族小朋友,听到周总理要来过泼水节的消息,会有怎样的心情和表现?鼓励学生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幻灯片 6:课文解析 2 - 周总理的到来 原文呈现: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场景与外貌描写解读: “敲起象脚鼓”“撒满凤凰花花瓣”“龙船驶过”“花炮升空”:通过一系列热闹的场景描写,展现傣族人民为迎接周总理所做的精心准备,烘托出隆重、喜庆的氛围。 “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详细描写周总理的服饰,体现出他入乡随俗,尊重傣族文化的态度;“笑容满面” 则表现出周总理的亲切和蔼,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作风。 小组讨论:傣族人民用哪些方式欢迎周总理?从这些方式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幻灯片 7:课文解析 3 - 共庆泼水节 原文呈现: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动作与情感分析: 周总理 “端着银碗”“拿着柏树枝蘸水泼洒”:动作轻柔而庄重,体现出他对傣族传统习俗的尊重,以及对人民的真诚祝福。 傣族人民 “欢呼”“向周总理泼水”:“欢呼” 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