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9643

1.3《水果分享会》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937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水果分享会,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一上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水果分享会》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感官小侦探训练营———水果分享会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和“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设计,聚焦“物体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和“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两个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外部特征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水果分享会》是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官兄弟》的第3课,也是单元综合应用课。在前两课《辨别真假水果》和《感官的本领》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感官全面观察水果特征。教材以水果分享会为情境,通过观察描述、猜水果游戏等活动,训练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特征的能力,为后续科学探究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常见水果的基本外部特征,知道不同水果在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特点。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口述等方式描述水果的外在特征;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 3.探究实践: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水果的外部形态特征,完成“水果猜猜猜”游戏任务。 4.态度责任: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水果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他人想法,乐于分享表达;培养健康饮食意识和分享美德。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果,多角度描述水果特征。 2.教学难点:根据特征描述准确猜测水果名称,完整表达观察结果。 六、教学准备 1.教师材料:多种水果(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刀、盘子、牙签、神秘袋、《学习任务单》、多媒体课件。 2.学生材料:自带一种水果、彩笔、记录卡。 3.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感官小侦探训练营”,设置水果观察区、游戏区。 七、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情境导入———侦探任务发布 教师活动: “小侦探们,欢迎回到感官小侦探训练营!前两节课我们解锁了感官兄弟的超能力,今天我们要举办一场水果分享会,用你们的超能力揭开水果的秘密。看,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果篮,你们能用自己的感官侦探工具找出每种水果的特征吗?” 学生活动: (1)观察果篮,兴奋猜测水果种类。 (2)回顾感官功能:“用眼睛看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摸软硬!” 设计意图:承接单元大情境,激发兴趣,自然引出本课探究主题。 (二)环节二:探究实践———水果侦探在行动 活动1:多感官观察水果 教师引导: “现在请小侦探们拿出自己带来的水果,用感官兄弟仔细观察。记得用上《学习任务单》记录你们的发现!” 学生操作: (1)小组内用多种感官观察水果(看颜色形状、闻气味、摸表面、尝味道)。 (2)记录特征:“苹果红红的、圆圆的”“橘子摸起来粗糙”。 教师点拨: “这位侦探用鼻子闻到了芒果的香甜味,真棒!谁能补充摸起来的感受?” 设计意图:亲历探究过程,训练多感官协同观察能力。 活动2:水果特征分享会 教师组织: “请侦探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你们的发现!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不同特征。” 学生展示: (1)“我介绍苹果:摸起来光滑,红红色,闻起来香香甜甜。” (2)补充发言:“苹果还有绿色的!”“有的苹果酸酸的。” 设计意图:培养表达能力,通过互补观察完善认知。 活动3:游戏“水果猜猜猜” 教师讲解规则: “现在来玩侦探挑战游戏!每组选一种水果藏起来,派5名队员扮演‘感官兄弟’。其他组用‘请问眼睛,它是什么形状?’的方式提问,看哪组用最少问题猜中水果!” 游戏过程: (1)提问方:“请问鼻子,它好闻吗?” (2)回答方:“它闻起来甜甜的,有清香。” (3)猜测记录:平均需5-6个问题才能猜中。 反思讨论: “为什么不能只用一两个问题猜中?这说明要全面认识水果需要综合多种感官信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