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0137

2.3 线段长短的比较 课件(共19张PPT)冀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4907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数学,七年级,学年,2025-2026,教版,PPT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3 线段长短的比较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掌握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两种基本方法:叠合法和度量法。 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能运用中点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 能结合图形解决与线段长短比较相关的问题,培养动手操作和几何推理能力。 幻灯片 3:情境引入 ——— 生活中的线段长短比较 展示图片:两根不同长度的铅笔、两条不同长度的绳子、两个不同身高的同学。 提问:如何比较这些物体的长短?对于几何中的线段,我们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呢? 引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物体的长短,线段作为基本的几何图形,也需要明确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长短,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幻灯片 4: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 叠合法 概念:把两条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落在同一侧,通过观察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来比较线段的长短。 操作步骤: 将线段 AB 和线段 CD 的一个端点 A 与 C 重合。 使线段 AB 和线段 CD 落在重合点的同一侧。 观察另一个端点 B 和 D 的位置: 若点 B 与点 D 重合,则 AB = CD(如图 1)。 若点 B 在线段 CD 上,则 AB < CD(如图 2)。 若点 B 在线段 CD 的延长线上,则 AB > CD(如图 3)。 图形表示:(配图展示三种情况) 图 1:A———B与C———D重合(A 与 C 重合,B 与 D 重合)。 图 2:A———B中 B 在C———D上(A 与 C 重合,B 在 C、D 之间)。 图 3:A———B中 B 在C———D延长线上(A 与 C 重合,D 在 C、B 之间)。 特点:叠合法是一种直观的几何比较方法,不需要测量工具。 幻灯片 5: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 度量法 概念: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根据长度数值的大小来比较线段的长短。 操作步骤: 用刻度尺的 0 刻度线与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 读取线段另一个端点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该线段的长度。 比较两条线段长度的数值大小:数值大的线段长,数值小的线段短,数值相等则线段一样长。 实例:测量线段 AB 的长度为 5cm,线段 CD 的长度为 3cm,则 AB > CD;若线段 EF 的长度也为 5cm,则 AB = EF。 特点:度量法需要借助测量工具,能得到线段长度的具体数值,比较精确。 幻灯片 6:两种比较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比较方法 操作方式 所需工具 结果形式 适用场景 叠合法 端点重合,观察位置 无(或借助圆规) 长短关系(=、<、>) 几何作图、直观比较 度量法 测量长度,比较数值 刻度尺 长度数值及长短关系 需要具体长度数据的场景 联系:两种方法都能比较出线段的长短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幻灯片 7:线段的中点 概念: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图形表示:若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 AM = MB = \(\frac{1}{2}\)AB,或 AB = 2AM = 2MB(配图:A———M———B,标注 AM = MB)。 几何语言: ∵ 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AM = MB(或 AB = 2AM,或 AM = \(\frac{1}{2}\)AB)。 反之,∵ AM = MB(且点 M 在线段 AB 上),∴ 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实例:线段 AB 的长度为 8cm,点 M 是 AB 的中点,则 AM = MB = 4cm。 幻灯片 8:例题 1——— 用叠合法或度量法比较线段长短 题目:如图,已知线段 AB 和线段 CD,用两种方法比较它们的长短。 (配图:线段 AB 和线段 CD,AB 略长于 CD) 解答过程: 叠合法:将点 A 与点 C 重合,使 AB 和 CD 在同一侧,观察到点 D 在线段 AB 上,所以 AB > CD。 度量法:用刻度尺测量得 AB = 6cm,CD = 4cm,因为 6cm > 4cm,所以 AB > CD。 总结:两种方法都能得出线段的长短关系,叠合法更直观,度量法更精确。 幻灯片 9:例题 2——— 利用线段中点进行计算 题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