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1121

江西抚州市2025年九年级六校联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742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州市,2025年,九年级,六校,联盟
    2025年九年级六校联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人工取火的出现 C.国家形态的出现 D.建筑技术的进步 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教”和“中国之政”分别指的是( ) A.儒家思想和中央集权制 B.佛教和郡县制 C.儒家思想和分封制 D.道家思想和皇帝制 3. 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解释是关于历史事实的基本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古人类会制作和使用工具 B. 汉武帝时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D.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层大力宣扬佛教 4.唐朝诗人刘禹锡作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这首诗描写的是( ) A. 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 B. 科举考试放榜后的盛况 C. 都城长安的节日气氛 D.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5.从东汉到两晋,胡饼的流行范围已逐渐从中原蔓延到了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沿岸。人们对胡食津津乐道,对葡萄、大葱等外来蔬菜赞不绝口。这主要是因( ) A. 人们饮食水平提高 B.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 民族交融加速发展 D. 北方地区战乱不断 6.《元史 百官志》记载:“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与此职能对应的中央机构是( ) A. 枢密院 B. 澎湖巡检司 C. 宣政院 D. 军机处 7.“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此言论反映的政策( ) A. 阻碍中外技术交流 B. 促进民间贸易发展 C. 直接推动工业革命 D. 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8.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自身重力不变,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与图2中的外力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9.北洋政府当街斩首处决革命者。围观群众有人抢着用馒头沾革命者的血来给儿子治病,有的老人在议论剑子手的刀法比不上大清时的刀快,这是鲁迅小说《药》描写的场景。这一场景说明了( ) A.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 B.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C.五四运动的不彻底性 D.北伐战争的势在必行 10.下边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我国革命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是( ) A. 与国内新文化运动呼应 B. 契合国内社会转型需求 C. 促使社会矛盾发生变化 D. 激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11.下列图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它们的调整是基于( ) A. 经济体制的改革 B. 土地所有权变更 C. 革命性质的变化 D. 革命形势的需要 12.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你认为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 ) A.19世纪60—70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国民党统治后期 13.“在1952年、1953年,甚至把建设急需的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配备的重点是基本建设的施工、设计方面和高校的助教、研究生。1953年寒假重点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各部门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3%。”这是因为( ) A. 社会主义改造急需人才 B. “一五”计划建设迫切需要 C. 土地改革的成果需巩固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