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河南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仰韶文化生活的是( ) A. B. C. D. 2. 2025年正是乙巳年,首先它的造型参考了甲骨文中的“巳”字,寓意万物生生不息。对甲骨文理解正确的是( ) A.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 完整记录中华古老文明的起源 C. 我国已发现古文字中最早成熟文字 D. 使中华文明诞生时间大大提前 3. 下表知识卡片中描述的战役取胜一方是( )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相关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A. 西晋 B. 东晋 C. 前秦 D. 北魏 4. 梁启超认为:“自此法(科举考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这表明科举制( ) A.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B. 促进了民间教育发展 C. 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D. 禁锢了学术思想发展 5. 下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 商品经济发展 B. 对外贸易的繁荣 C. 民族文化的交融 D. 农牧文化的交流 6. 下列作品能够体现北宋书画创作成就斐然的有( ) A. B. C. D. 7. 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材料表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 开辟市场 C. 加强对少数民族的交往 D. 宣扬国威 8. 数轴上学历史,“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由此,他们绘制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下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的历史事件( ) A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9. “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他们觉得用“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思想疗法”来形容这一场场“救治行动”非常恰当”材料中“猛药重治”中的指导思想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三民主义 C. 新三民主义 D. 维新思想 10. 1861年3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炫目》的报道,该报道指出:“香港天天转运着英法两国的部队、军粮和其他军用物资。这些从北京回来的部队,尤其是法国远征军,无不满载着抢回来的赃物返回欧洲。”该报道从侧面印证了( ) A.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在北京城肆意抢掠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大肆抢劫 D.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1. 在某连环画中一页,描绘了这样一段话:“按照原定计划,消灭了伪区队,部队准备打大虎山,歼灭武孝网这股伪军。夜里江志海聚精会神地学习毛主席《论持久战》中的教导“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材料中江志海同志属于( ) A. 国民革命军 B. 工农红军 C. 解放军 D. 八路军 12. 2025年“两会”中提到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等关键词。某同学收到一份“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的信:1952年的《姚湾乡颁发土地证的工作报告》记载:“十里铺农民领证时主动向毛主席像鞠躬,贫农方桂文说:‘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