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1495

13.1.3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5470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1.3,科版版,上册,数学,八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3.1.3 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 副标题:认识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探究线段特性 姓名:[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情境引入 复习回顾:前面学习了三角形中边的关系和角的关系,知道三角形的边具有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特性,角具有内角和为 180° 等规律。除了边和角,三角形中还有几条重要的线段,它们在三角形的几何性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节课将学习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情境引入:在三角形中,如何从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如何找到一边的中点并与对角顶点连接?如何将一个内角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些操作形成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作用。 学习目标: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能准确识别这三种线段。 掌握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和性质。 能运用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解决几何计算和证明问题。 幻灯片 3:三角形的高 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表示方法:在△ABC 中,从顶点 A 向对边 BC 作垂线,垂足为 D,则线段 AD 是△ABC 的高,可记作 “AD 是△ABC 的高” 或 “AD⊥BC 于 D”。 画法: 确定顶点(如 A)和对边(如 BC)。 用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对边 BC 重合。 沿 BC 移动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经过顶点 A。 过 A 作 BC 的垂线,垂足为 D,线段 AD 即为所求高。 性质: 三角形的高与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垂直,即 AD⊥BC。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 图示:分别展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标注垂足和垂直符号,说明锐角三角形高在内部,直角三角形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两条高在外部。 幻灯片 4:三角形的中线 定义: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表示方法:在△ABC 中,点 D 是 BC 的中点,则线段 AD 是△ABC 的中线,可记作 “AD 是△ABC 的中线” 或 “BD = DC = 1/2 BC”。 画法: 确定顶点(如 A)和对边(如 BC)。 找到对边 BC 的中点 D(可用刻度尺测量或尺规作图法找中点)。 连接顶点 A 和中点 D,线段 AD 即为所求中线。 性质: 三角形的中线将对边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即 BD = DC。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因为等底等高)。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中线,三条中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到对边中点距离的 2 倍。 图示:展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标注中点和相等线段符号,说明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的重心。 幻灯片 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定义: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表示方法:在△ABC 中,∠BAC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D,则线段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可记作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或 “∠BAD = ∠CAD = 1/2 ∠BAC”。 画法: 确定角的顶点(如 A)和角的两边(AB、AC)。 用尺规作图法作∠BAC 的平分线,交对边 BC 于点 D。 线段 AD 即为所求角平分线。 性质: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将一个内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即∠BAD = ∠CAD。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图示:展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标注相等的角,说明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的内心。 幻灯片 6:三种线段的对比与联系 线段类型 定义核心 主要性质 交点名称 交点位置 高 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到垂足的线段 与对边垂直,三条高所在直线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