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化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32244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日期:2025-11-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998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练习
,
2024
,
科粤版
,
化学
,
上册
,
九年级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分子,结合图片和现象回忆分子的性质。 2.分子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分类。 3.初步感知基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物质认识视角。 课前学习任务 1.回忆物理课中的分子热运动现象。 2.翻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的意思,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 课上学习任务 问题1:为什么我们与小毛巾相隔一段距离,还能闻到香味? 【学习任务一】 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闻到香水气味的的现象吗? 思考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思考2:当它运动到人的眼睛无法直接分辨时会得到什么?又以什么形式存在呢? 问题2:结合图片你对分子有什么认识? 【学习任务二】 请大家用分子的角度去解释刚才提到的现象吧。 【学习任务三】 请用图示画出香水扩散的过程。 问题3.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棉花团并没有接触,却生成了白烟,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学习任务四】 讨论以上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与同学讨论并填写下表。 问题4:物质发生变化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学习任务五】 从宏观和微观对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进行分析。 推荐的学习资源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一课时 作业练习 基础过关 1.“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描写了夏天暴雨忽至的景象。空气中水蒸气变为雨滴的过程 中发生的变化是( ) A.分子体积改变 B.分子种类改变 C.分子间隔改变 D.分子化学性质改变 2.下列事实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 B.海绵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水从液态凝固后,说明分子运动停止 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说明分子体积变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氧气变成液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大小改变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拓展延伸 4.小柯在探究呼吸作用的时候发现,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去的气体中后马上熄灭,小柯决定学习科学家利用模型的方法来表示呼吸前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 以上是小柯画的模型,你认为他的画法是否正确,请在后面的图里画上你的理解。 综合实践 5.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的特性。 【查阅资料】 浓氨水就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有刺激性性气味,酚酞溶液遇到氨水会变成红色。 【实验一】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较难被压缩的是 (填“空气”或“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二】 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内先充有空气,用冰水洗瓶身,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实验三】 三朵白色小花a、b、c,将a依次用氨水和酚酞润湿,a变红;将b用酚酞溶液润湿、c用浓氨水润湿,迅速扣上烧杯,一段时间后观察b变红,c不变色。 实验三利用了 的挥发性,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来解释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四】 将玻璃片抽开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答案: 1.C 2.A 3.A 4. (合理即可) 5.(1)水;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间隔 (2)气球变瘪 (3)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喷有酚酞溶液的小花b变红 (4)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相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省重点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2025-11-10)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2025-11-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113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0)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一中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0)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件(2025-11-1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