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辛 亥 革 命 ———帝制的终结与共和的探索 第9课 壹 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文学社社长 蒋翊武 湖北共进会领导 人孙武 清政府训练的湖北新军约有1.7万人,但是参加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以及倾向革命的中下级官兵有6千人左右。 1911年8月,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新军被调入川,留守武汉约8千人,形势对起义非常有利。9月,根据同盟会的指示成立领导机构,准备在武昌发动起义。 ———整理自高等教育-出卷网-:《中国近代史1840—1949》 ①新军中革命党力量增强 ②清政府调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武昌空虚 一、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1.山雨欲来 1911年,清政府为了获得外国借款,宣布将本由民间认购股权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损害了民间利益,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 熊秉坤 “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10月9日 10月10日夜 10月11日 炸弹爆炸 起义计划泄露,形势紧迫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2.惊雷炸响 推举黎元洪为总督 一、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1911年11月18日,英国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武昌起义的图文报导 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立湖北军政府 2.惊雷炸响 1911年10月11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象征全国十八行省的 铁血十八星旗 湖北军政府都督 黎元洪(1864—1928) 抬出黎元洪,可以震慑清廷,提高起义军的声威,同时有利于稳定局面,湖北军民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位老乡。 ———廖大伟《1912:初试共和》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一、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 黎元洪作为清王朝旧官僚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人的高阶领袖,这反映革命党存在什么问题? 3.燎原之势 一、武昌城头一声枪响 ★武昌 汉口 汉阳 49天———全国十四个省区宣布独立 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独立的各省存在怎样的问题? 2天———成立湖北军政府 上海之旗,最多者为白旗,其次为星旗(十八星旗),又次为书颂词如民国军万岁、大汉光复、还我河山等旗,其次为太极图旗,飞杨招展,触目皆是。 ———《海上闲谈》(《申报》1911年11月14日) 缺乏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贰 十七省代表会议的会议代表合影 (上海) 中国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 商讨组织临时政府方案 孙中山16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1.民国建立 1.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选自电影《辛亥革命》片段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首都 建立时间 名称 二、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一、新政权———中华民国建立 (1)确立国家象征(纪年;国旗;国歌) 民国纪年法: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 算一算: 1.左图两枚硬币中: “民国三年” “民国二十六年” 分别是公元多少年? 2.总结出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换算公式 公元纪年 = 民国纪年+1911年 《中华民国元年月份牌》 1.民国建立 五色旗: 象征汉、藏、蒙、回、满 (当时五个主要民族) 五族共和 《五族共和歌》(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 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元年月份牌》 (1)确立国家象征(纪年;国旗;国歌) 二、南京城中共和新梦 1.民国建立 (2)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黎元洪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外交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也是同盟会员,其他六部虽分别由立宪派和旧官僚充任,但他们都未到南京就职,实际部务由担任次长的革命党人负责。具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议员四十三人,同盟会员占三十三人……因此,南京临时政府表面上是革命派、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