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6174

2026年高考数学压轴专项训练压轴题17圆锥曲线压轴小题归类(原卷版+解析)

日期:2025-11-1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63468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压轴,2026年,高考,数学,专项,训练
    压轴题17 圆锥曲线压轴小题归类 综述 曲线与方程 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不需要特殊的技巧,易于表述成含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1)到线段两端点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到角的两边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该角的平分线及外角平分线. (3)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求解过程: (1)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 (3)列式:列出有限制关系的几何等式 (4)代换:将轨迹所满足的条件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5)检验:对某些特殊值应另外补充检验. 二、离心率 求离心率是椭圆,双曲线中的重要题型, 解题时要把所给的几何特征转化为的关系式.求离心率的常用方法有: (1)根据条件求得,利用或求解; (2)根据条件得到关于的方程或不等式,利用将其化为关于的方程或不等式,然后解方程或不等式即可得到离心率或其范围. 三、圆锥曲线性质与结论 1.椭圆结论: (1)如图1:①焦点△F1AF2周长C△F1AF2=2a+2c、面积S△F1AF2=b2·tan ; ②△ABF2的周长为:C△ABF2=4a; ③通径:|AC|= (椭圆、双曲线通用); 图1 (2)如图2:点P是椭圆上一动点,则有:①动点角范围:0≤∠A1PA2≤∠A1BA2; ②焦半径范围:a-c≤|PF1|≤a+c (长轴顶点到焦点最近和最远,即远、近地点); ③|PO|范围:b≤|PO|≤a(长、短轴顶点到原点最远、最近; ④斜率:kPA1·kPA2=-. (3) 点P(x0,y0)和椭圆的关系: 图2 ①点P在椭圆内 +<1. ②点P在椭圆上 +=1. ③点P在椭圆外 +>1. (4)椭圆扁平程度:因为e====,所以e越大,椭圆越扁;e越小,椭圆越圆. 2.双曲线结论: (1)如图3:①动点P到同侧焦点F2的距离最小值为:|PF2|最小=|A2F2|=c-a; ②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F2M|=b; (2)渐近线求法结论:可直接令方程-=λ(λ≠0)等号右边的常数为0,化简解得; 图3 3.抛物线结论: 如图4:抛物线y2=2px(p>0)焦点弦AB,设A(x1,y1)、B(x2,y2),AB的中点E,准线为l. 焦半径问题: ①焦半径:|AF|=|AD|=x1+,|BF|=|BC|=x2+ (随焦点位置变动而改变); ②焦点弦:|AB|=x1+x2+p= (其中,α为直线AB的倾斜角) ③+=; 焦半径公式得:,, (2)A、B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坐标之积为定值,即x1·x2=,y1·y2=-p2 (随焦点动而变); 图4 (3)其他结论:①S△OAB=(其中,α为直线AB的倾斜角); ②以AB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于点H. 压轴题型一:轨迹: √满分技法 如果动点的运动规律合乎我们已知的某种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可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 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若直线含参,参数在x系数出,则不包含竖直,如y=k(x-1)+1,不含想x=1 若直线含参,参数在y的系数出,则不含水平,如x+m(y-1)+2=0,不含y=1 若直线参数在常数位置,则为一系列平行线,如x+y+c=0与y=-x平行。 1.已知点A,B为椭圆上的两个动点,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与的斜率之积为,x轴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M,N,使得对于线段上的任意点P,都有的最小值为定值,则此定值为 . 【答案】/ 【分析】考虑的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方程,与椭圆联立,得到两根之和,两根之积,根据斜率之积为得到为的切线,考虑的斜率不存在时,也满足要求,利用椭圆定义和几何性质得到最小值,即定值. 【详解】当的斜率存在时,设为, 与联立得, 设,则, 则由题意得,化简得,① 因为x轴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M,N,使得对于线段上的任意点P,都有的最小值为定值,所以直线为某一个椭圆的一条切线,联立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