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6234

专题十五 认识中国分区 第1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讲义(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讲义(商务星球版)

日期:2025-11-0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17142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国,地理,讲义,答案,星球,商务
  • cover
专题十五 认识中国分区 第1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 目标领航 构建知识网 基础通关 直击考什么 知识点1 秦岭—淮河线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1.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环境差异 气温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 地势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势逐级下降 人类活动差异 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 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 农业分布 呈现出“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特点 2.秦岭—淮河线 (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方法技巧 歌谣记忆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两边,一月均温零度线,亚热暖温分界线,八百毫米降水线,湿润半湿分两半,南方北方分界线,水田旱地分界线,自然风光各无限。 (2) 秦岭—淮河线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均温 <0 >0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⑤_ _ _ _ 带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有结冰期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典型植被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以⑥_ _ _ _ 为主 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一年⑦_ _ _ _ 熟 传统交通方式 陆路运输 水路运输 传统运动项目 滑雪、溜冰等 游泳、赛龙舟等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传统民居 屋顶高度矮、坡度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较薄 知识拓展 秦岭—淮河线两侧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显著的主要自然原因 秦岭呈东西走向,横亘在中国中部,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使得秦岭南北两侧气候迥异;同时高大的山体也阻断了交通,阻碍了两侧居民的经济文化交流。 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界线及影响因素示意图 图解地理 图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知识点2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1.自然地理特征 北方地区示意图 南方地区示意图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地形 西部有沟壑纵横的⑧_ _ _ _ 高原;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西部是云贵高原和⑨_ _ _ _ 盆地;东部有⑩_ _ _ _ _ _ _ _ 平原和东南丘陵;有典型的丹霞地貌;西南部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气候 地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 _ _ _ _ _ _ _ _ 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河流 主要有海河、辽河、黑龙江等,河流水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 主要有长江、珠江等,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一般没有结冰期 土壤 东北平原“ _ _ _ _ 土地”;黄土高原“黄土地” 大部分地区是“红土地”,四川盆地为紫色土 景观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小桥流水人家”“稻花香里说丰年” 资源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有色金属矿产和水能资源丰富 2.农业类型及发展条件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业类型 旱作农业 水田农业 有利条件 (1)地形:平原广阔、耕地集中连片 (2)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地肥沃 (3)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1)气候:雨热同期、水热 _ _ _ _ (2)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山谷和缓坡 (3)水源:河湖密布,灌溉便利,适宜发展渔业 (4)历史: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不利条件 水源: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灌溉水源 _ _ _ _ ,水污染严重 (1)自然灾害:旱涝灾害频发(建水利工程预防旱涝灾害,如都江堰),夏秋季多 _ _ _ _ (2)地形:山地、丘陵多 知识拓展 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1)成因:华北平原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极少;春季气温回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