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6945

1.3物质的变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日期:2025-11-1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38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粤版,化学,上册,九年级,学年,2025-2026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3物质的变化(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物质变化的探究实验,初步具备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与推理的能力,能够基于观察的现象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 2.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同时归纳概括二者的联系。 3.通过熟悉的物质的变化实验,初步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变化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变化的神奇。 课前学习任务 无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判断物质的变化 [活动1]讨论与交流>>> 在[实验1-11]镁条燃烧实验中,请你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比较镁条燃烧前后的不同。最能说明镁条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什么? [活动2] 观察[实验1-12]在装有少量小块石灰石固体(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描述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并说明理由。 现象: 。 判断及理由: 。 [活动3] 观察[实验1-13]在装有少量黑色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 2 mL稀硫酸。描述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并说明理由。 现象: 。 判断及理由: 。 [活动4] 观察[实验1-14]将未开封的可乐瓶的瓶盖打开后,改用带导管的瓶塞把瓶口塞紧,把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轻轻摇动可乐瓶。描述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并说明理由。 现象: 。 判断及理由: 。 [活动5]思考1>>> 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活动6]思考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呢? [活动7] 前后呼应:将葡萄炸成汁也可以将葡萄发酵酿成葡萄酒,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呢? [活动7]完成以下活动。 1.基本素养练习。 测一测:完成课本20页1.3习题1-5题。 2.实践活动。 做一做:完成课本20页1.3习题7题。 推荐的学习资源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3物质的变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物质变化的探究实验,初步具备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与推理的能力,能够基于观察的现象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 2.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同时归纳概括二者的联系。 3.通过熟悉的物质的变化实验,初步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变化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变化的神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观察。 教学难点: 基于变化现象的特征推测物质发生何种变化。 教学过程 [引课]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基于变化现 象的特征这一证据初步推测物质发生何种变化。 [明确目标]阅读目标 任务二:判断物质的变化 [学生活动1]讨论与交流>>> 在[实验1-11]镁条燃烧实验中,请你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比较镁条燃烧前后的不同。最能说明镁条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什么? [总结]最能说明镁条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学生活动2] 观察[实验1-12]在装有少量小块石灰石固体(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描述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并说明理由。 [总结] 现象:固体不断减少,产生大量气泡。 判断及理由: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有气体生成,产生了新物质。 [学生活动3] 观察[实验1-13]在装有少量黑色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 2 mL稀硫酸。描述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并说明理由。 [总结] 现象:黑色固体减少或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判断及理由: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溶液变蓝,产生了新物质。 [学生活动4] 观察[实验1-14]将未开封的可乐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