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7399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共26张PPT)-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统编版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1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548838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五,高考,哲学,必修,统编,复习
  • cover
(课件网) 寻觅社会的真谛 总结提升 必修四 第五课 社存和社意;社会基本矛盾和规律;改革;人民群众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历史的本质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创造人与社会)(钥匙)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不完全同步 反作用 先进→促进 落后→阻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 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直接动力 阶级社会: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含义 性质 根本目的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地位 主体作用 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基本内容、地位、要求 框架体系 Marx 思考:为什么称马克思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 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易错辨析: 1.生产资料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分析】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分析】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4.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分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先于/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6.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分析】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 【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8.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分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9.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 【分析】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辨识判断: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民法典 C.行政管理体制 D.社会意识形态 E.按数据要素分配 F.人工智能 G.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H.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I.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J.个税调整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BCDGH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社存&社意+社基矛/规律+总趋势+改革+社会历史主体 社会历史的本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改革:性质、目的、地位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群众观点 ◆群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