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7402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件(共29张PPT)-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1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516779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考,哲学,必修,统编,复习,一轮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 把握规律 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1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3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5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6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辩证 唯物主义 历史 唯物主义 文 化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7课: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8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第9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哲学基本理论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文化观 【必修四结构】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 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 文化创新 对立 对立 对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状态怎样? 能否认识?怎样认识? 本原是什么 ? 整个世界 唯物论 认识论 辩证法 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孤立 静止 片面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联系 发展 全面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般哲学) 第一单元逻辑 必修4《哲学与文化》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世界?人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不同时代哲学家对其有不同回答。哲学是人们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课脉络 课标要求: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起源 主要内容 1.本义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产生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从改造世界角度)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从认识世界角度) 3.哲学与时代的 关系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4.作用 (1)对个人: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正确/错误指导,并不是决定,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真正的哲学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对时代/社会: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发挥其批判功能、塑造功能和激励功能。 (3)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比较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特点 形成 联系 错误 倾向 注意 零散的、自发的,不系统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理论化、系统化的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统一≠总和) ④两者都源于生活实践,都有正误之分。(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①既要反对将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②也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通过系统学习获得,不是人人都有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哲学≠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哲学≠世界观)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比较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含义不同) 联系 注意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不是相互影响或相互决定的关系。方法论不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二者也无先后之分,主次之分。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有科学与非科学,有正确与错误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