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0584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 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411975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
  • cover
(课件网) 目录: 叙述视角及其作用 情节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人物心理变化 小说的定义: 文学类型的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根据反映生活规模的广狭和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根据内容题材的不同,可分为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小说的本质特征是叙述与虚构,通过叙述虚构世界与人生。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就不能不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与散文明显不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或描绘的。 主题 二 高考常考的“4类”小说  1.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如必修上册《百合花》,小说环境描写如诗如画,故事情节诗情画意,符合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2.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趋势。它依据历史事实,但又不同于历史教科书,它可以作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构,但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应有历史根据,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它的写作不仅应有历史资料价值,更重要的在于它可以为后人提供某种借鉴,为现实生活服务。如2022新高考Ⅰ卷冯至的小说《江上》,小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 3.红色小说 红色小说就是以革命抗战为背景的革命小说,主要写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毫不屈服的革命历程。“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红色小说,反映了广阔的革命斗争生活和农村变革情况,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选择性必修中册王愿坚的《党费》,描写了一个普通的女共产党员用自制的咸菜交党费的故事,刻画了普通的共产党员忠诚感人的形象。 4.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村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微练73 分析叙事视角 小说的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不同的叙述视角决定了作品不同的构成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接受者不同的感受方式。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高考领航p47 48勾画重点 二、叙述视角(从谁的视角讲故事) ①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传统视角 是在小说创作常用的叙述形式。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并无固定视角,像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一切,简言之即叙述者所知大于作品中人物所知。 ②有限视角(叙述者=人物) “受限视角”就是从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出发,作者的认知不能超越这个人物的认知,也就是说,是“从这个人物的眼睛看出去的故事”,可以写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这个人物不可能了解,也不可以写这个人物不可能看到或知道的事实、顶多只能通过别人的转述得知。 叙述视角 人称 《小说叙述艺术(技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