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1256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教学课件(共2份打包)

日期:2025-11-1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60497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世界,统编,打包,2份,教学课件,课时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学习目标:1.识记物质与意识两个基本概念。2.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3.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 自然界的物质性 提醒: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 物质的内涵 本质  规律  不依赖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本质 提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提示: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提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材料一 追寻将近半个世纪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称,找到一种新亚原子粒子,这种粒子与构成质量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的特征“一致”。由此,万物质量来源之谜或可解开。 材料二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MS实验项目负责人表示:“某种程度上, 希格斯粒子的重要性堪比创造了一切的上帝。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希格斯粒子赋予基本粒子质量,使得物质得以形成、凝聚、演化,最终形成了星系,也形成了我们。” 【问题探究】 1. “上帝粒子”是上帝创造的吗? 答案:不是。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 “希格斯粒子赋予基本粒子质量,使得物质得以形成、凝聚、演化,最终形成了星系,也形成了我们”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知识探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 (1)物质概念 特别提醒   (1)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2)要明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对“物质”的不同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是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 (2)弄清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 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特别提醒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共性的概括,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具有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说明了不同时代和地区因特定的时风和民俗的不同,对事物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不同,而不是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故①错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具有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只有弄清了名物关系,才能避免误读文献,说明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哲学基本问题,故②③正确。材料不涉及物质的内涵,故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