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 ( 二)年级 单元名称 《7-9的表内乘除法》 单元课时数 4 设计者 课标 分析 内容要求: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并掌握表内乘法口诀,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逐步熟记乘法口诀。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学业要求: 1.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2.能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教学提示: 1.在具体的情景中启发学生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感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关注学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组织多样化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学业质量描述: 1.学生在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2.通过活动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合作交流意识与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知识 结构 图)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熟练掌握1-6的乘法口诀,并初步有了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利用口诀的特征,编制7-9的乘法口诀以及运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因为熟记乘法口诀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迁移引导的方式降低学习难度。 单元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会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2.经历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简单推理能力。 3.在经历口诀探究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 重点 难点 重点: 编制7、8、9的乘法口诀,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熟记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乘法口诀正确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熟记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单元 作业 设计 基础部分: 填空题: 三( )二十一 ( )七三十五 ( )七二十八 六七( ) 七( )四十九 ( )十四 选择题:与3×6结果相等的是( ) A.5×6 B.3×8 C.2×9 口算题: 10÷2= 12÷3= 30÷6= 能力部分: 把24本书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4人一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本?你还能算出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本吗? 17个男同学和15个女同学到校外参加义务劳动,每8人一组,参加义务劳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分成了几组? 拓展部分: 实践操作: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记录所购物品的价格,计算总价和找零,并写成数学日记。 自己编写一张乘法口诀表并突出特色。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 二 )年级 课时名称 7的乘法口诀 第 ( 1 )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 2. 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 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1. 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2. 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有关7的乘法。 3.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难点 1. 口诀的记忆并能运用口诀。 2. 理解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推理能力。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