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1807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二年级上第五单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表格式教学设计(3课时)

日期:2025-11-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0429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教学设计,格式,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第五,单元
  • cover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 ( 二 )年级 单元名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单元课时数 5 设计者 课标 分析 内容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2.能运用加减法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运算的意义,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学业要求: 1.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运算准确率达到一定标准。 2.能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和提出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提示: 1.注重情境创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2.借助直观学具,如小正方体、计数器、小棒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探究算法的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 3.注重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对比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发现异同点,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4.组织多样化的练习活动,如口算比赛、小组竞赛、解决实际问题等,在巩固计算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学业质量描述: 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清晰表述计算过程。 2.能在不同情境中正确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3.能够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估算和检验,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4.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图) 学情 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100以内的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运算基础。但对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情况,在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上可能会存在困难。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位对齐错误、 进退位处理不当等问题。 另外,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也需要逐步培养。 单元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含义,体会数的意义和运算符号的作用。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个”,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和位值概念。 2.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3.在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过程中,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根据已知条件,合理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4.能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统计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解决问题时,尝试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单元 重点 难点 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其算法,尤其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则。 能正确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1.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即为什么要进位和退位,以及如何进行进位和退位操作。 2.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认真仔细的习惯,避免因粗心而出现错误。 单元 作业 设计 基础部分: 1.填空题: 35比18多(  ),比46少(  )。 一个加数是29,另一个加数是37,和是(  )。 2.选择题: 与36+28结果相等的是(  ) A.38+26 B.40+24 C.30+34 3.口算题: 25+36= 72-45= 48+35= 91-56= 4.笔算题: 能力部分: 1.解决问题: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28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2.数学推理:在囗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拓展部分: 1.实践操作: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记录所购物品的价格,计算总价和找零,并写成数学日记。 2.数学探究:观察家里的日历,用一个正方形框出9个数(如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