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1839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三年级上第五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表格式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5-11-2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166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教学设计,格式,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五,单元
  • cover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 (三)年级 单元名称 《平移、旋转、轴对称》 单元课时数 2课时 设计者 课标 分析 内容要求: 1.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在感受图形的位置与运用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众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学业要求: 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出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直观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能利用平移或旋转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形象空间观念。 教学提示: 平移与旋转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组组有趣的活动,或布置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长作业,帮助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理象,感知特教征,增强空间观念。 学业质量描述: 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空间观念、量感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图) 单元学习核心概念:平移、旋转、轴对称 学情 分析 认知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对物体的对称现象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还比较陌生。 学生能力: 许多学生在生活中都制作过风车,并且在游乐场等场所亲身感受过旋转和平移现象。本单元是把生活中的现象抽象出来进行学习,然后再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学习困难点: 对概念的掌握模糊不清,要重点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单元 学习 目标 1.结合观察、操作等活动,提升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能力,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水平或垂直方向进行平移的能力;识别轴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能力。 2.经历探索物体或图形的运动过程,理解并掌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操作及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并懂得观察生活,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单元 重点 难点 重点: 准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掌握在方格纸上确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识别和补全轴对称图形。 难点: 正确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距离;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补全方格纸上的轴对称图形。 单元 作业 设计 一、用心思考,专心填空。(满分22分,每空2分) 1.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是( )现象;钟面上时针的运动是( )现象。 2.推拉抽屉是( )现象;玩陀螺时,陀螺的转动是( )现象。 3.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 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形有( )条对称轴。 5.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车轮的运动是( )现象。 二、仔细思考,准确判断。(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6.风扇叶片的转动是平移现象。( ) 7.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8.数字“0”是轴对称图形。( ) 9.平移后的图形,它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 10.把一个图形平移5格,就是把这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移动5格。(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11.下列现象中,( )是旋转现象。 A.火车在轨道上行驶 B.拧开水龙头 C.拉窗帘 12.下列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等腰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正方形 13.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B C. 14.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出一个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 )。 A. 旋转图形 B. 平移图形 C. 轴对称图形 15.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平移后图形的位置与原图形相比,( )。 A.向下移动了4格 B.向上移动了4格 C.向右移动了4格 四、动手小能手,一起画一画。(满分23分) 16.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在()里画“√”,并画出它的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