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3843

11.3电荷-课件-2025-2026学年2024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教学课件(47页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98057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3,电荷,-课件,-2025-2026,学年,2024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标题:11.2 电路的连接 学科与年级: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 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能区分生活中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电流路径及工作特性。 学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能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电路,解决简单的电路连接问题。 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两种电路连接方式的优势与适用场景。 幻灯片 3:课程引入 情境展示: 图片 1:节日里串联的小彩灯(一个损坏,全部不亮)、家庭中并联的电灯(一个关闭,其他正常发光)。 视频片段:实验室中,用两个小灯泡、电源、开关和导线连接电路,出现 “两个灯泡同时亮灭” 和 “两个灯泡独立控制” 两种现象。 生活疑问:为什么串联的小彩灯一个坏了全不亮,而家里的电灯却能独立开关?同样是连接电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工作效果?这背后是电路连接方式的差异。 提问引导: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电路的基本组成,本节课将探究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 串联和并联。通过实验,我们将了解这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 幻灯片 4:串联电路的定义与连接实验 串联电路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依次经过每个元件。 实验探究:“连接串联电路,观察灯泡工作情况” 实验目的:掌握串联电路的连接方法,观察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干电池(2 节串联,总电压 3V)、小灯泡(2 个,2.5V)、开关(1 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按照 “电源正极→开关→第一个小灯泡→第二个小灯泡→电源负极” 的顺序,用导线将元件逐个顺次连接(注意导线接在元件接线柱上,接触牢固)。 连接过程中,开关保持断开状态,检查电路无短路后,闭合开关,观察两个小灯泡是否发光;断开开关,观察灯泡是否熄灭。 故意拧下其中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观察另一个小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现象: 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个小灯泡同时熄灭。 拧下一个小灯泡(电路断路),另一个小灯泡也不发光。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同时工作、同时停止,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损坏,整个电路无法工作。 幻灯片 5:串联电路的特点与电路图 串联电路的核心特点: 电流路径:只有一条路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经过所有元件,最终回到电源负极(无分支)。 用电器工作特性: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一个损坏,全部不工作)。 开关作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与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无论开关接在靠近正极还是负极处,都能控制所有用电器)。 串联电路电路图: 画图步骤: 画电源符号(2 节干电池串联,标注 “+”“-”)。 从电源正极出发,画导线连接开关符号,再连接第一个小灯泡符号。 用导线将第一个小灯泡的另一个接线柱与第二个小灯泡的一个接线柱连接。 从第二个小灯泡的另一个接线柱画导线回到电源负极,形成闭合回路。 示意图:\(\bigcirc_{+}-\!\!\!\!\!-\bigcirc_{+}-\!\!\!\!\!-\boxed{--\circ\!\!\!\!-\!\!\!\circ--}\bigcirc\!\!-\!\!|--\bigcirc\!\!-\!\!|--\bigcirc_{-}\) 标注:在电路图中用箭头标注电流方向(从正极→开关→L →L →负极,L 、L 分别表示两个小灯泡)。 生活中的串联电路实例:节日小彩灯、老式手电筒(电池串联)、某些电子玩具的内部电路。 幻灯片 6:并联电路的定义与连接实验 并联电路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的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分别经过不同的用电器。 实验探究:“连接并联电路,观察灯泡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