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4120

7.3 二力平衡-课件-2025-2026学年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教学课件(33页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10577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物理,PPT,33页,教学课件,全册,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7.3 二力平衡 一、课程导入:物体 “静止或匀速” 的奥秘 (一)情境观察与提问 实物展示与现象分析:在讲台上摆放三组物体 ———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②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匀速拉起的钩码;③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小车。邀请学生分析这些物体的受力情况:“书本静止、钩码匀速上升、小车匀速滑动,它们都处于‘运动状态不变’的状态。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它们受到的力有什么特点?” 知识衔接:回顾上一节力的合成 ——— 当同一直线上两个反向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 0N,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提问:“这种‘合力为 0、运动状态不变’的情况,在物理学中被称为‘二力平衡’。那么,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它与我们之前学的‘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区别?” 导入目标:通过 “运动状态不变” 的物体受力分析,引出 “二力平衡” 的概念,明确本节课核心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区分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理解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点 1:二力平衡的定义与前提 (一)二力平衡的定义 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合力为 0N),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 “二力平衡”。 关键词解析: “两个力”: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 “一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而非多个力(多个力平衡可通过力的合成简化为二力平衡); “合力为 0”:这是二力平衡的本质,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物体不受力,因此遵循牛顿第一定律,运动状态不变; “运动状态不变”:包括 “静止” 和 “匀速直线运动” 两种情况,二者的共同特点是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 (二)二力平衡的前提 二力平衡的前提是 “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只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的力(无论多个还是两个)的合力一定为 0,若简化为两个力,则这两个力必然平衡。 例:静止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阻力、重力和支持力(可简化为水平方向牵引力与阻力平衡,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 三、知识点 2: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探究) 要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需满足特定条件,我们通过实验探究 “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一)实验设计思路 采用 “控制变量法”,使用带挂钩的小车(或硬纸片)作为受力物体,通过改变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线是否共线、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物体是否保持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从而确定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实验器材与操作 实验器材:带挂钩的小车(或轻质硬纸片)、两端带定滑轮的铁架台、细线、钩码(若干,每个 50g,重力约 0.5N)、水平桌面(光滑,减小摩擦影响)、剪刀(剪断硬纸片用)。 实验步骤与现象分析: | 实验环节 | 操作内容 | 实验现象 | 结论(是否平衡) | |--|--|--|--| | 1. 探究 “大小是否相等” | 小车两端细线绕过定滑轮,一端挂 2 个钩码(1N),另一端挂 1 个钩码(0.5N),其他条件相同(方向相反、共线、同一物体) | 小车向挂 2 个钩码的一侧运动,运动状态改变 | 大小不相等,二力不平衡 | | 2. 探究 “方向是否相反” | 小车两端细线均挂 2 个钩码(1N),细线均向同一方向绕过定滑轮(方向相同),其他条件相同 | 小车向细线拉动的方向运动,运动状态改变 | 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平衡 | | 3. 探究 “作用线是否共线” | 小车两端细线均挂 2 个钩码(1N),方向相反,但将一端细线偏离小车中心(两力作用线不共线),其他条件相同 | 小车发生转动,运动状态改变 | 作用线不共线,二力不平衡 | | 4. 探究 “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