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44936

2025-2026学北京市房山区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31455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2026,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学期
  • cover
北京市房山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列可用于研究“虎门销烟”的是( ) A虎门销烟(现代雕塑) B林则徐等奏报销烟完竣折(奏折) C《虎门销烟》连环画 D《林则徐》(电影) A.A B.B C.C D.D 2.2023年10月13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7根圆明园石柱划拨圆明园管理处收藏。至此,流失海外160余年的7根圆明园石柱跨越万里,终于回家。与这“7根圆明园石柱”流失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义和团运动 3.某位历史学家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以不同面目出现的侵略中国的强盗帮中,沙皇俄国实际上成了获取赃物最多的一个强盗。”其依据是俄国( ) A.割占我国香港岛 B.强占我国北方的大片领土 C.逐步侵占澳门 D.获得赔款2100万银元 4.下图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做的历史人物研究性学习笔记。他是( ) A.洪秀全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5.某文献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一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北京条约》 6.下列内容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历史?( )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南海 7.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并引发了后来的瓜分中国狂潮,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材料意在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 A.爆发的背景 B.失败的原因 C.屈辱的结果 D.产生的影响 8.中国近代史上,一批批先进知识分子为探索民族救亡图存之路而不懈努力。下列对其介绍正确的是( ) A.严复—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者 B.陈天华—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C.张謇———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 D.秋瑾—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者 9.1895年5月10日《申报》发文:“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该文描述的历史事件( ) A.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B.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C.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 D.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10.义和团揭帖:“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 ) ①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②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③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④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镇压义和团时感慨道:“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机……无论欧、美、日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 ) A.将八国联军赶出了中国 B.共同反抗外国教会压迫 C.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12.下面材料所示内容出自( )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讨袁檄文》 13.出现下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军阀割据混战 B.列强武装侵略 C.清政府腐败 D.自然灾害不断 14.以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轻、重工业比例示意图。由此可见(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 B.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列强可以在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