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34521

《秦晋肴之战》课件(44张)2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6168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秦晋肴之战,课件,44张
  • cover
(课件网) 秦晋殽之战 ———《左传》 “传” 解释经书的著作。“四书五经” “春秋三传” 《春秋》记事太简,于是有三本为这部经书作解释的“传”,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 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目 录 隐公(元年~十一年) 桓公(元年~十八年)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闵公(元年~二年)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文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元年~十八年)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定公(元年~十五年) 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春秋左传 鲁国史官左丘明 编年体 《战国策》目录 战国策卷一 东周 战国策卷二 西周 战国策卷三 秦一 …… 战国策卷八 齐一 战国策卷九 齐二 战国策卷十 齐三 战国策卷十一 齐四 …… 战国策卷十四 楚一 战国策卷十五 楚二 …… 战国策卷十八 赵一 …… 战国策卷二十二 魏一 战国策卷二十三 魏二 …… 战国策卷二十六 韩一 …… 战国策卷二十九 燕一 战国策卷三十 燕二 战国策卷三十一 燕三 战国策卷三十二 宋卫 战国策卷三十三 中山 史书体例 史书的体例 《左传》———编年体 《史记》———纪传体 《国语》———国别体 《战国策》 《资治通鉴》 《汉书》 《左传》文学常识 1、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 2、经:儒家经典 传:注释儒家经典的著作 3、“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左传》) 《春秋公羊传》(《公羊传》) 《春秋谷粱传》(《谷粱传》) 4、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5、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相关历史背景 秦晋之好——— 重耳,秦穆公,文赢 晋文公卒,秦穆公争霸 《春秋·崤之战》 (鲁僖公)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夏,四月,辛已,晋人及姜戎几秦师于崤。癸已,葬晋文公。 春秋争霸 东周,名存实亡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个人。 战争背景:“秦晋之好” 秦、晋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在春秋时代是颇为特殊的。它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结成联盟,又用“联姻”的形式来巩固这个联盟。秦穆公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文公(名重耳)晋惠公(名夷吾)的姐姐,秦穆公后来又把自己的女儿先是嫁给晋惠公的太子围(晋怀公),后又嫁给晋文公。 晋献公晚年因为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杀,当时尚是“公子”的重耳、夷吾也被迫流亡国外。晋献公死后,晋国局势混乱,公子重耳和夷吾都先后依靠秦国的力量回国为君。秦穆公这样做,表面上是出于姻亲关系,实际上是要建立自己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晋惠公由于背信弃义,没有处理好跟秦国的关系,联盟曾一度破裂。晋怀公是在秦国以太子身份为“质”时,抛弃秦穆公的女儿,逃回晋国继位为君的,双方关系更坏。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外流亡了19年的公子重耳才得以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国争夺君位,即晋文公。晋文公因为强调不忘秦国的恩惠,跟秦国的关系处理得相当好。但随着他打出尊王拥周的旗号,在城濮之战中打败南方的强楚,使晋国一跃而成为中原霸主,秦晋双方争夺中原霸权的矛盾就逐步激化起来。 在“殽之战”的前二年,秦晋联合,围攻依附楚国的郑国的时候,郑大夫烛之武瓦解了秦晋同盟。有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