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秋季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练习题(二) 第 3至 4 单元 (完成时间:90分钟 书写:5分 总分:100分)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 、口语交际。(共4分) 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的人物更是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你最喜欢读的民间故事是什么?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你最喜欢的呢?说一说你喜欢他(她)的理由吧! 二 、基础知识。(共32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óu diàn dīng zhǔ bēng tā ( )谢 ( )堂 ( ) ( ) yán lóu gé shì 迟( ) 亭台( ) 发(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计多( ) ( )( )遍野 兵( )马( ) 生灵( )( ) ( )( )人和 足( )多(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举世闻明 处心积虑 直言不韦 民不聊生 B.路不拾遗 玲珑剔透 惊天动地 人寿年丰 C.怄心沥血 兴高彩烈 多事知秋 流离失所 D.哀宏遍野 得意忘形 诗情画意 金碧辉煌 4.学习课文前,查找资料,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和资料,有利于我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下列关于课文的资料,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当时南宁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求苟且偷安,政治上腐败无能,社会暗无天日。 B.《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历史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C.《圆明园的毁灭》的历史背景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英法联军对中国肆无忌惮地侵略。 D.《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作者看到当朝统治者即将收复失地,但作者已处弥留之际,因此告诉儿子要等收复后以祭祀的方式告诉他。 5.请按照要求改句子。(12分) (1)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改为反问句)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的爱国热情。(缩句) (3)困难有多大。我们要出色完成任务。(用关联词连起来) 胆子大起来,敢落在我的肩膀上。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三 、语言积累:默写古诗。(共10分) 1.陆游临终前最遗憾的是:“ ”;梁启超借助事物表达对少年中国的赞美“红日 , 。河出伏流, 。” 2.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 。”寄托着诗人陆游收重复失地、国家统一的期盼。 3.“ , 。”写出了诗人林升对当朝达官显贵纵情声色、醉生梦死、不思收复旧地的批判和愤怒;“ , 。”写出了诗人龚自珍对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的批判。 四、课外书阅读。(4 分) 1.下列不属于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1分) A.《白蛇传》 B.《孟姜女哭长城》 C.《叶公好龙》 D.《牛郎织女》 2.传说中,是 创造了汉字。(1分) 3.读《中国民间故事》,我们故道了陆羽被尊为“茶神”; 被称为“木匠的祖师”; 被称为“水师”。(2分) 五、阅读感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共 15分) 我的祖国 祖国是什么?也许这是每一个孩子都曾经问过的。我很小的时候,也问过我的父亲和母亲。他告诉我,中国就是我的祖国。 可是祖国的概念在我幼小的心中依然模糊,直到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影片中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从此我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绿色的山峦、清凉的小河,祖国就是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公园,还有那些勤劳善良、热情真诚的人们。 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驶过黄河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从天而降,奔向远方......那一刻我发现,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 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生活中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