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0162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702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中,PDF,试卷,历史,2025-2026,学年
  • cover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一手史料是接近或者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下列属于研究鸦片战争的一手史 料是( ) A. 外交公文《中英两国来往照会公文簿》 B. 电影《鸦片战争》 C. 舞台剧《抗英禁烟保卫战》 D. 研究著作《天朝的崩溃》 2.鸦片战争以前,广州伍家的怡和行(十三行之一)在外贸方面占有优势。鸦片战争以后,怡和行所享有 的垄断特权结束,最终走向衰败。下列与怡和行衰败有关的选项是( ) A. 五口通商 B. 割让香港岛 C. 战争赔款 D. 协定关税 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 只“大公鸡”。造成中国版图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从 19 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 ) A. 沙俄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B. 英国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中国新疆大部被阿古柏率军占据 4.1872 年到 1875 年间,120 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 84 人、20 人和 9 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 A. 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 与西方势力的扩展基本一致 C.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 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5.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军舰进犯台湾 B. 1874 年,日军进攻台湾南部 C. 1888 年和 1903 年英国两次入侵西藏 D. 1885 年,《越南条款》的签订使法国的势力侵入中国云南、广西 6.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左宗棠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邓世昌说,吾辈从军 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上述人物的言论体现了他们的共同价值追求是( ) A. 开拓拼搏 B. 变法图强 C. 因循守旧 D. 热血报国 7.1895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冲破了清政府“士人干政”的禁令,提出了维新改良的政 治纲领。这次上书( ) 第 1 页,共 11 页 A. 成为洋务运动的起点 B. 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C. 标志着百日维新正式开始 D. 直接导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8.“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句话出自康有为。他批评了惨淡经营 30 多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 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 “小变”不同的,是全变。材料中的“全变”本质上指的是( ) A. 军事器物 B. 政治制度 C. 思想文化 D. 民族意识 9.红星中学八年级要排练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秦南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最赞同的措 施是( )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业、工业、商业 B. 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创办京师大学堂 C.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士民上书言事 D.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10.“维新运动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 反,更加深入人心……”这里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 A. 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B.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在思想文化方面影响深远 D.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1.义和团运动前,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民族热 望”;之后却多见诸如“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等议论。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 A. 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 C. 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 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12.小桃同学收集到如图 1、图 2 两幅历史照片,它们共同佐证了( ) A. 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 B. 日军侵华的凶恶本质 C. 鸦片战争的巨大耻辱 D.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第 2 页,共 11 页 13.《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