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0197

2.4线段的和与差随堂练习(含答案)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710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数学,教版,答案,线段,练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线段的和与差 一、单选题 1.如图,点为线段的中点,点在线段上,给出下列结论:①;②;③.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2.如图,,比较线段与线段的大小(  ) A. B. C. D.无法比较 3.如图,已知线段,C是线段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M,N分别是线段,的中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C越靠近线段的中点,线段越长 B.不论点C在什么位置都有 C.点C越靠近两个端点,线段越短 D.线段的长度无法确定 4.如图,,点为的中点,点在线段上,且,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5.如图所示,长为的线段的中点为,将线段分为和,且,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6.如图,已知点为线段上一点,,,,分别为,的中点.图中共有_____条线段;线段的长为_____.以下下面正确的答案是(  ) A.9,4 B.9,5 C.10,4 D.10,5 7.若,,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点,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是(  ) A.7 B.3或7 C.2或7 D.2 8.如图,为的中点,是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9.如图,在操作课上,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操作:①作射线;②在射线上顺次截取;③在射线上截取;④在线段上截取,发现点B在线段上.由操作可知,线段(  ) A. B. C. D. 10.已知线段AB=6cm,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BC=2cm,则线段AB的中点M与AC的中点N的距离为(  ) A.1cm B.3cm C.2cm或3cm D.1cm或3cm 11. 已知线段,点C为直线AB上一点,且,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MN等于(  ) A.8cm B.10cm C.9cm或8cm D.9cm 12.在长方形中放入3个正方形如图所示,若,则知道下列哪条线段的长就可以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  ) A.BF B.FH C.AB D.BC 二、填空题 13.如图,点C是线段上的点,点M、N分别是的中点,若,则线段的长度为   . 14.已知线段AB=12cm,延长线段AB至点C,使AC:BC=5:2,则BC的长度为   . 15.若点A、B、C在一条直线上且,则线段AC的长为   . 16.如图,点、是线段上两点,、分别是线段、的中点,给出下列结论:①若,则;②;则;③;其中正确的有   (请填写序号) 17.如图,分别是数轴上的两点,点为线段上任意一点,点为的中点,点为的中点,若点表示的数分别为,那么   . 三、解答题 18.已知线段,,三点在一条直线上,线段的长度是多少? 19.如图,点B、D在线段上,,E是的中点,F是的中点,,求的长. 20.如图所示,,,D是的中点,求的长. 21.如图,点,在线段上. (1)填空: _____. (2)若是线段中点,,cm,求线段的长. 22.如图,线段,C是线段上一点,,D、E分别是、的中点. (1)求线段的长; (2)求线段的长. 23.数轴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进行完美的结合,如: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如图所示,点为数轴上的三个点,表示的数分别为,满足,且为的倒数.动点,分别从点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三个动点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为秒(),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的值:   ,   ,   ; (2)当时,求的值; (3)在运动过程中,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用含的式子表示;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的值. 24.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阅读】: 表示5与2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可以看作,表示5与的差的绝对值,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