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运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氯化钠。下列工业生产中以氯化钠作反应物的是 A.工业合成氨 B.侯德榜制碱 C.粗铜精炼 D.工业制玻璃 2.用红色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Fe(OH)3胶体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CuSO4溶液无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B.激光的产生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无关 C.由于Cu2+呈蓝色,故CuSO4溶液显蓝色 D.向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颜色变浅 3.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中:、、、 B.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C.加入小苏打产生的溶液中:、、、 D.溶有大量的溶液中:、、、 4.人们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PH3,据此推断金星大气层或存在生命。反应可制备P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4为极性分子 B.K+的结构示意图为 C. PH3的电子式为 D.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5.固体可以催化与环氧乙烷的衍生物转化为环状碳酸酯,可能的机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的C提供孤电子对与配位 B.过程Ⅰ、Ⅱ中都有键的断裂 C.可用标记探究过程Ⅰ的机理 D.反应后通过分液操作回收 6.丙氨酸()分子为手性分子,存在手性异构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丙氨酸的两种手性异构体(I和Ⅱ)的说法错误的是 A.Ⅰ和Ⅱ分子都只含有极性键、不含非极性键 B.Ⅰ和Ⅱ呈镜面对称,都是极性分子 C.Ⅰ和Ⅱ均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Ⅰ和Ⅱ分子均能溶于水 7.据文献报道,我国学者提出氧化HBr生成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B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B.HOBr中O的杂化方式为杂化 C.步骤②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只有极性键的形成 D.步骤③中,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 8.天冬氨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天冬氨酸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 B.与水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C.天冬氨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D.天冬氨酸通过加聚反应可合成聚天冬氨酸 9.我国科学家开发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实现了的制备和废弃PET的回收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移向电极B B.电极B的电势高于电极A的电势 C.阳极区发生的反应为: D.理论上每消耗,电极B消耗乙二醇 10.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是有机物,其属于复合化肥 B.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C.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D.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导致土壤板结 11.某小组用下图中甲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其他装置根据实验需求选用(加热及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制取,则甲中可为蒸馏水,可为电石 B.若制取,则乙中可盛浓溶液以除去 C.若制取,则丙可作气体收集装置 D.若制取,则丁可盛饱和溶液用作尾气处理装置 12.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 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4滴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B 分别向和中滴加酸性溶液,前者溶液颜色褪去 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变得更活泼 C 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和反应为可逆反应 D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添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能溶于氨水生成 A.A B.B C.C D.D 13.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B.1个金刚石晶胞中含有8个C原子 C.石墨晶体中含有键的物质的量为 D.加热熔融石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