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2150

【上好课】8 回忆鲁迅先生:人物形象、写法赏析(讲义)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90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写法,八年级,2024,统编,语文,讲义
    【跟着课文学阅读】同步阅读教与学(统编版2024) 第8课 《回忆鲁迅先生》 内容导航 【考点一:人物形象分析】 【考点二:写法赏析】 【考点针对演练】阅读篇目:《阿婆的凉茶》《沉默的守望》《铁塔行云》《娘》《父亲的三万七千个赞》《月光烧成的灰》 提炼考点 ★考点一:人物形象分析 一、课标及教材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语要求“要了解文中人物的经历与品格,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升精神境界。要把握文章内容真实、事件典型等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和组织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还要注意学习用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 《回忆鲁迅先生》是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绝佳范例。该文通过典型生活片段(如深夜工作、待客细节)多角度展现鲁迅的品格;萧红运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语言平实却富有深意,引导学生体味词句作用,理解作者如何选材组材塑造真实、立体的形象,从而达成分析人物精神风貌、提升鉴赏能力的核心目标。 二、常见考查形式 1.直接概括型:“XXX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XXX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 2.结合内容分析型:“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XXX的人物形象。”“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XXX的XX品质?” 3.描写方法作用型:“文中画线句(某处细节/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4.形象作用型:“XXX这个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推动情节、衬托主角、揭示主题等,虽非纯粹形象分析,但密切相关) 三、答题思路 1.定位信息:通读相关语段,找出所有描写该人物的内容(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具体事例、他人评价、作者议论等)。 2.提取特征:仔细分析这些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从中提炼出人物具体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思想情感、身份地位等。问自己:这个言行/细节体现了人物什么内在特质? 3.整合概括:将分散的特征信息进行归类整合,用准确、简洁的形容词或短语进行概括(避免笼统)。力求全面、多角度。 4.印证分析(针对分析型):必须结合原文具体内容(引用或简述关键信息) 来支撑和证明你概括出的每一个特点。做到“观点+论据”。 5.规范表述:使用答题术语,条理清晰(如分点作答:1. XX特点:结合原文… 2. XX特点:结合原文…)。 四、答题术语 1.概括人物特点的词语: 性格品质类:善良、正直、勇敢、坚韧、乐观、豁达、谦逊、慈爱、严厉、勤劳、节俭、执着、认真、负责、机智、聪慧、幽默、耿直、固执、懦弱、自私、冷漠、虚伪、狡猾、懒惰... 精神境界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深明大义、舍己为人、淡泊名利、热爱生活、追求真理... 情感态度类:对…的热爱/眷恋/怀念/感激/愧疚/憎恨/厌恶/同情... 身份处境类: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地位显赫、生活贫困、处境艰难、孤独寂寞... 2.分析描写方法作用的术语: (运用了…描写),生动形象/真实具体/细致入微地刻画/展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心理/情感/身份/处境。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真实可信/丰满立体。 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深化文章主旨。 ▲注意: 1.紧扣文本:所有分析必须源于文本依据,切忌脱离原文空谈。 2.细节为王:人物的本质往往隐藏在细微的描写(尤其是动作、神态、语言细节)和典型事件中。 3.多角度思考:人物形象通常是复杂的,避免单一标签化,力求全面。 4.“分析型”必须结合内容:概括出特点后,一定要用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