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编制学号》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综合实践 课题 《编制学号》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要求:结合班级学号编制的实际情境,经历“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拓展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字编码的实用性与扩展性,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是“认识数字编码”后的实践应用内容。在学生了解身份证、邮政编码等编码结构与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为班级同学编制学号,通过“议一议(确定学号需包含的信息)—试一试(设计编码方案)—说一说(方案介绍与拓展思考)”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编码从“需求”到“设计”再到“应用拓展”的完整过程,体会编码“简洁性、唯一性、扩展性”的特点,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教材在编排上遵循“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实践创作→拓展反思”的路径:以“给全班同学编学号”的任务引发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明确学号需包含的信息(年级、班级、序号、性别等)与设计难点(信息排序、简洁性);自主设计编码方案并阐述;最后拓展到“全校、全市学生编学号”,反思方案的适应性,体现从“班级小范围编码”到“更大范围编码”的认知延伸与规律总结。 学情分析 学生已认识身份证、邮政编码等数字编码,理解“数字编码承载信息”的作用,但自主设计编码方案(整合多类信息、考虑扩展性)的经验较为欠缺。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合作与表达能力,能通过小组讨论明确学号需包含的信息(如年级、班级),但对“信息的合理排序(如先年级还是先班级)”“编码的扩展性(全校、全市使用时如何调整)”的逻辑思考需要引导;具备初步的创新意识,能设计个性化方案,但方案的“实用性与简洁性”需教师指导优化。 核心素养目标 1.能从“学号需承载的信息(年级、班级、序号等)”出发,合理整合与编码,发展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2.能将“数字编码”的知识与方法应用于“学号编制”的实际任务,感受数学在生活信息管理中的价值。3.能设计出独特且合理的学号编码方案(如不同的信息排序、简洁表示方法),培养创新思维。4.能推理“班级学号方案拓展到全校、全市时的调整逻辑”(如增加年级位数、区域代码等),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学号编制的完整过程,设计包含 “年级、班级、序号” 等必要信息的学号编码方案。 教学难点 考虑学号的扩展性,以及信息的合理排序与简洁表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年级学生聪聪和几位老师的身份证号码,圈出聪聪的身份证号码。******197812182824******20100915101X******1990032600342.甲、乙两人的身份证号码分别为:31010219680806xx14,31010719860704xx28,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是女的,甲比乙大18岁B.一男一女,乙比甲大18岁C.一男一女,甲比乙大18岁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咱们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课件出示: 师:但在学校的图书借阅、考试统计等场景中,只用名字区分有时不太方便。课件出示: 师:如果给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专属的数字学号,用一串数字就能体现年级、班级、性别等信息,是不是既简洁又清晰?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字编码的含义和编制方法,让我们试着给全班同学编一下学号吧!板书课题:编制学号 学生:是。 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经历,让其直观感知“编制专属数字学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