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期中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共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或不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视为无效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0一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这里的“氟”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2.下列物质与其颜色不对应的是 A.高锰酸钾:暗紫色B.液氧:无色 C.硫酸铜溶液:蓝色 D.硫:淡黄色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醋的酿造 C.木材燃烧 D.呼吸作用 4.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0 A.读取液体体积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滴加试剂 5.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酒精能与水互溶一用作燃料 B.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光一用于霓虹灯 C.氧气能供给呼吸一用于急救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用作保护气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出现大量白烟 7.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化学反应都要使用催化剂 8.“84”消毒液于1984年研制成功,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0的反应为 Cl2+2NaOH一NaCl+NaCIO+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2表示两个氯原子 B.NaCl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C.NaCI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NaClO属于氧化物 结合“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完成第9~11题。 9.以下属于石蜡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较低 B.白色固体 C.有可燃性 D.难溶于水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蜡燃烧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B.用小刀可切下一块石蜡,说明石蜡的硬度小 C.石蜡能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可支持燃烧 11.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探究“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实 验装置如题11图一1所示,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如题11图一2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体积分数(%) 传 采集器 感 a(80,15.6) 一曲线1 电脑 空 b803.8)一曲线2 50 100时间/s 题11图-1 题11图-2 A.题11图一2中,曲线2代表氧气浓度的变化 B.石蜡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C.由图可知,蜡烛燃烧不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D.题11图一2中,80s时装置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80.6% 12.屠呦呦因背嵩素(C1H2O5)的研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背蒿素的 说法正确的是 A.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4 1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Cu--CuO B.Fe Fe2Oa C.Fe- uSO,溶液 02 Cu 点燃 D.Mg MgO 点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物质一定含碳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有 物质 关反应A十B=C的四组实验,各物 组别质斑B A B Q 质的质量如右表所示。已知四位同学 甲 6 14 18 所取A和B的总质量均为20g,且反 乙 % 12 18 应均完全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丙 y 12 A.x可能等于4 B.x可能等于8 丁 10 10 2 C.y可能等于16 D.z一定等于15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6.(6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同学们考察了某地的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并将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