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3306

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611423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百年孤独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问题驱动: 1.梳理文章脉络 2.分析人物形象 3.人物孤独的表现以及原因 4.魔幻表现在哪里? 5.《百年孤独》书名的内涵 6.失眠症的特点、象征意义 节选部分写了哪些主要人物?有什么特点? 1 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2 魔幻与现实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理解文章的隐喻色彩? 3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 马尔克斯从小受外祖母神话故事的影响,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荒诞神奇,植根于拉丁美洲民族的土壤,又采用了阿拉伯神话故事和印第安民间传说的技巧,兼容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善于把现实主义的场面、情节和完全出于虚构的幻想情景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表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主要作品:1966《百年孤独》,1985《霍乱时期的爱情》 地位: 《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1982年,瑞典文学院授予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 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他(马尔克斯)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纽约时报》:《百年孤独》是“继《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写作背景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北临加勒比海,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人民大可安居乐业。但自列强入侵及1830年内部战争爆发以来,人性的扭曲、政客的虚伪、统治者行为的荒诞及残忍逐渐呈现。在黑暗的统治下,社会思想逐渐狭隘化,民族的发展及国家的进步成为空谈。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百年孤独》写作期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社会政治环境动荡且不稳定。战争主要围绕着保守党与自由党之间权力的斗争而展开。两党之间的执政理念不一致,但均对权力充满着渴求。党派之间争权夺利,国家趋向于分裂,无法统一起来共同应对外部思想及文化的入侵,国家逐渐走向衰落。 《百年孤独》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完成的。 写作背景 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 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布恩迪亚家族从第二代开始,有阿尔卡迪奥和奥雷里亚诺两个分支,叫阿尔卡迪奥的往往四肢发达但是缺乏想象力;而叫奥雷里亚诺的则头脑敏锐富有洞察力,甚至还能未卜先知。 家族中人物名字是相同或相近的,预示着这些人物的归宿的共性:要么死于非命,要么在“孤独”中离世。 整体感知 “百年”是“漫长”的意思,代表的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命延续的长度,以及马孔多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飓风卷走的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孤独”则描述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