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3388

八上第三章 第2节 物质的导电性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5-11-1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8137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2节,质的,导电性,举一反三,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物质的导电性 考点一、物质的导电能力 1.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 (1)可以通过电流表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有无或大小(如图甲所示)。 (2)可以通过用电器的工作情况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有无或大小(如图乙所示)。 注意:若小灯泡发光则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也可以用电流表检测,电流表有示数,说明有电流通过,但要注意,用电流表检测时要串联小灯泡,避免电路中出现电源短路的情况)。 2.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叫作导体。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盐类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作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干木材、植物油和干燥的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可能会变成导体。例如,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当烧到红炽状态时可以导电;干木头在潮湿的情况下可以导电;空气在闪电作用下可以导电;纯水在掺有杂质的情况下也可以导电等。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电能力会下降,甚至不导电,所以电路的关键部位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 4.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作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单晶硅和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等,半导体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或信息技术产品。二极管、三极管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5.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物质的导电能力与它内部存在的自由移动的电荷数量有关,即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越多,物质的导电能力就越强。 (1)金属导电的原因:金属内部存在着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一定条件下这些电子能发生定向移动,故金属能导电。 (2)溶液导电的原因: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存在着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叫正、负离子。一定条件下这些离子能发生定向移动,故溶液也能导电。 6.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内,也存在着电子,但这些电子几乎被原子核牢牢束缚,不能自由移动,故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典例1:为了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某同学利用一只废旧的白炽灯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白炽灯灯丝,小灯泡L亮度慢慢变暗了;而在乙图中,闭合开关S后,用酒精灯加热废灯泡灯芯的玻璃柱至红热,小灯泡L慢慢变亮了。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说明灯丝是导体,它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乙图实验说明玻璃是绝缘体,加热后变成了导体 C.甲乙两图实验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改变 D.本实验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物质的导电性,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变式1:物质的导电性往往因物质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关于物质导电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胶不容易导电,是因为橡胶中没有电子 B.金属容易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C.玻璃一定是绝缘体 D.凡是金属都是导体,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变式2: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中几乎不存在电子,所以它的电阻非常大,不容易导电 B.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C.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管有没有电流通过,导体的电阻都存在 变式3:我们在考试时会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可能会导致电脑无法识别,这是由于不合格的铅笔芯的导电性   (填“强”或“弱”)。 考点二、电阻 1.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字母R表示。 (1)在科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