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织布成衣B.滤晒海盐C.制曲酿酒D.钉木造舟 2.“宏观一微观一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O2B.2个氢分子—2H2 C.2个镁离子:2Mg2D.“3S2-中的2表示三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3.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从宏观到微观,下列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气体和固体相比较,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物理变化过程的实质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 4.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要放在首位。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为使试管快速冷却,将加热后的试管放入冷水中B.点燃氢气时,应先验纯,再点燃气体 C.无毒、无害的块状固体试剂可以直接用手拿取D.酒精灯用完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化合反应不都属于氧化反应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D.食盐溶于水形成食盐水是化合反应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7.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硫C.氮气D.水蒸气 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sH22O5)并运用于医学治疗,为人类医学作出巨大贡献,因而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光,所以被用来制造霓虹灯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在灯泡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中间为单质,后者为氧化物的是 A.氧化钙液态氧高锰酸钾 B.澄清的石灰水水银二氧化碳 C.锰酸钾铝氧化汞 D.纯净的空气臭氧水 12.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只要将它与自来水连接便可以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得到直饮水。某品牌直 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