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素养测评卷 一、积累运用。(30) 1.书写题。(要求:结构匀称,书写整齐)(2)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_____ 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8) (1)春风拂来,我家门前 chéng chè( )的小池塘的水面就yàng qǐ( )了波纹, fú píng( )也随之跳起舞来。 (2)他líng lì( )活泼,在众人面前一点儿也不hài xiū( ),只见他捡起一块石头 zhì rù( )水中, shùn jiān( ),水面 líng luàn( )了。 3.选择题。(填序号)(12)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A.祭祀(sì) 骤然(zhòu) B.乌桕(bǎi) 参差(cī) C.秕谷(bǐ) 胭脂(yān) D.吊唁(yàn) 泼剌(l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 A.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C.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D.她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仿佛隔着雾。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A.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远处的牛羊隐约可见。 B.经过老师指点,我才恍然大悟,这道题原来是我做错了。 C.我囫囵吞枣地吃完饭,马上风尘仆仆往学校赶。 D.把沈雁冰的笔名说成老舍,这不是张冠李戴是什么 (4)下列关于鲁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C.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D.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少年闰土》选自小说集《彷徨》。 (5)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A.《军神》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的。 B.《草船借箭》是用文章的主要内容作题目的。 C.《在牛肚子里旅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题目更加形象化。 D.《桥》是用文章的线索作题目的,“桥”指帮助村民脱险的那座大桥。 (6)“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两句运用了( )的手法。(2) A.比喻 B.对比 C.对偶 D.排比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2) _____ (2)鲁迅先生走了,他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和思考。(改为反问句)(2) _____ (3)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改为转述句)(2) _____ (4)续写句子,把加点词语的意思写具体,续写的部分不少于20个字。(2) 这位清洁工人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_____。 二、课文回顾。(13) 1.在《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给“我”讲了_____ 、_____、看瓜刺殖、_____这四件事。(3)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五件事情,用小标题可以分别概括为_____、_____、燃放花筒、_____、关心女佣。学完课文,我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 的人。(4). 3.“好的故事”是一个_____、_____ 、_____的故事,这表现出鲁迅先生_____。毕竟,生活中总要有希望,只要我们为此不断进取、探索,梦想就会成真。就像鲁迅所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 ,_____。”(3) 4.“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手捏_____,向一匹猹_____,那猹却_____,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对闰土的外貌和_____进行了描写,刻画了他_____ 的形象。(3) 三、书法小知识。(5) 1.“颜筋柳骨”形容的是_____和_____的书法作品,其中“柳”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下列哪一项是“柳”的书法作品 ( )(3) A.《九成宫醴泉铭》 B.《洛神赋》 C.《玄秘塔碑》 D.《多宝塔碑》 2.右边这幅内容为“敬业修德”的书法作品的书体是_____。德修業敬请将该词语认真书写一遍:_____。(2) 四、阅读理解。(22) (一)少年闰土(节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