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学习建议: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 by 哈啦 一、张骞通西域 (一)西域的地理概念 任务一:阅读书本P78,在地图上标出西域的范围 阳关 玉门关 ①(狭义)汉代人把阳关和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②(广义)还包括今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东部等广大地区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 一、张骞通西域 任务二:结合材料和书本P78,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二)背景: 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 ———《后汉书》 材料二:文景时期......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①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②匈奴不断向中原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材料三: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史记》 一个大计划正在酝酿...... (三)目的: 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招募令 为了联络大月夹击匈奴 陛下!郎官张骞,愿出使月氏! 张骞 夹击匈奴 一、张骞通西域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汉武帝亲自为张骞送行 汉武帝 张骞 一、张骞通西域 时间 目的 成果 公元前138年 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四)经过: 任务三:结合地图和书本P68-69,梳理张骞通西域的经过 材料:“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年),惟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坚决克服困难的意志;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 目的未达成 ▲张骞持汉节 一、张骞通西域 (四)经过: 任务三:结合地图和书本P68-69,梳理张骞通西域的经过 一、张骞通西域 时间 目的 成果 第一次 公元前138年 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目的未达成 第二次 公元前119年 为了联络乌孙,共同对抗匈奴 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目的未达成 一、张骞通西域 P79材料研读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史记.大宛列传》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凿空”是开通道路,西域与中原长期道路不便,张骞开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一、张骞通西域 (五)意义: 任务四:阅读材料,分析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①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②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024·湖北中考·2)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这说明张骞通西域( )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相互了解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 直击中考 B 二、丝绸之路 (一)陆上丝绸之路: 任务五:阅读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