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726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课件(19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96218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 出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出 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 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读:读准字音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再读:读准停顿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三读:借注释读 ①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互文见义”修辞,不是指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隘,实则是自秦汉以来,明月与边关就一直存在,暗示边塞战事从古至今从未停歇,凸显历史厚重感与时间跨度。 ② 万里长征:“万里”是虚指,极言边塞与内地距离遥远,非实指具体里程;“长征”指长期远赴边疆的征战。 ③ 人未还:“人”既指战死沙场的士卒,也包括仍在边关戍守、未能归乡的将士,暗含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之痛。 ④ 但使:只要、倘若,表假设语气。 ⑤ 龙城飞将:泛指古代英勇善战的抗敌名将。一说“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之地,西汉卫青曾奇袭龙城;“飞将”特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畏其勇猛称其为“飞将军”,二者合指历代良将。 ⑥ 不教:不让、不允许,“教”读 jiào,意为“使、让”。 ⑦ 胡马:“胡”是古代对北方、西方外族的泛称,此处特指侵扰中原的匈奴骑兵。 ⑧ 度:越过、跨过。 ⑨ 阴山:我国北方重要山脉,起自河套西北,横贯今内蒙古等地,是古代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然屏障。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四读:读出内容 “秦时明月汉时关”能不能理解为秦朝时候的明月和汉朝时候的边关? 想一想 应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这里是互文的写法。 修辞方法 古人这样写明月: 杜 甫: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李 白: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居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又在做什么呢? 出示: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_____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_____ 五读:读出内容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后两句是写希望有良将把守边关,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背诵《出塞》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吟唱《出塞》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课外延伸 史记 好书推荐 汉朝开国皇帝 刘 邦 完成华夏统一的———秦始皇 西楚霸王 项 羽 …… …… 课后作业 1.用AI协助画一幅和平愿景的图片。 2.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并配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