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8091

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2576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北省,期中,答案,试卷,历史,考试
    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为河北磁山遗址(距今约8000—7500年)文物(部分),磁山遗址出土的石器类别包括磨盘、磨棒、石斧、石铲、石镰、石凿等,其中粮食加工工具以磨盘、磨棒最具代表性;生产工具以舌状石铲、石斧为磁山文化典型器物。这反映出( ) A.氏族成员的平等协作关系 B.社会等级分化的明显迹象 C.社会分工的初步发展状况 D.确立三公制度 2.周武王伐纣灭商后,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直接管理原殷商控制的大片东南领土,无法有效防范周边蛮夷势力。因此,他分封周部分领地并委派信任的代理人就地管辖治理,以保卫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力和地位。为解决这些问题,周武王推行(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3.春秋时期,某位思想家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该言论属于(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管政事;太尉掌管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职,掌管图籍秘书,监察百官。秦始皇这一做法旨在( ) A.强化专制皇权 B.统一六国政治 C.规范行政机构 D.确立三公制度 5.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刘秀下诏“令郡国收田租三十税一”,废除王莽时期的重税;又命“罢郡国都尉官”,裁减冗余军事官员以缩减开支;同时释放战乱中沦为奴婢的民众,鼓励其回乡务农。光武帝刘秀此举( ) A.重视减轻民众负担 B.着重革新土地制度 C.意在废除苛捐杂税 D.致力消除等级差异 6.《资治通鉴·魏纪一》载:“夏四月,丙午,汉中(地处巴蜀之间)王即皇帝,位于武担之南,大赦,改元章武。”这段史料记载的应是( ) A.王莽称帝 B.曹丕称帝 C.刘备称帝 D.孙权称帝 7.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北魏政权面临着集权专权、地方割据等问题。孝文帝主张通过变革化解这些问题,巩固统治。为解决这些问题,他当时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分封诸侯 8.东晋时期,时人崇尚简慢的新体,楷、行、草得以齐头并进,不断成熟,书写不仅成为实用的需要,还成为表现人格魅力与心性流变的载体。符合这一论述的此时期的作品是( ) A.龙门石刻《杨大眼造像记》 B.王羲之《姨母帖》 C.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D.顾恺之《洛神赋图》 9.下图为隋唐大运河河南段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该段大运河( ) A.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B.保证了中央粮食供给 C.维护了河南地区稳定 D.带动了沿岸城市发展 10.隋唐时期,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初,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设立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由三省长官在中书省讨论军国大政,最终由皇帝裁定。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意味着三省( ) A.形成了分权制衡 B.降低了工作效率 C.削弱了君主权力 D.出现一体化趋势 11.唐朝后期,节度使权力膨胀(幽州、成德、魏博)节度使独揽辖区内军政、财权,并可自行任免辖区内官吏,掌控地方行政权,还垄断辖区赋税,拒绝向中央缴纳财赋,节度使职位父死子继或由部将承袭,中央难以干预。这说明唐朝后期的藩镇( ) A.脱离中央管辖体系 B.具备割据独立特征 C.专注军事力量发展 D.迫使科举制度变革 12.宋朝建立后,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设诸路转运使监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宋朝采取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中央机构权力 B.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C.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3.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设置临时机构—行中书省,其后行中书省的数量逐渐增多,直到14世纪初才开始固定成为元代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