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9996

5.1《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21978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论语》十二章 -看庭前花开花落-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课时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能够准确翻译文言语段。 2.赏析文章在论述道理时,善用譬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的妙处。 3.赏析文章简练平实、内涵深刻等特色,感受先秦儒家的思想智慧。 4.领会先秦时期儒家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一、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孔子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 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他创办私学,打破了 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史记·孔子世家》记 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整理《诗》《书》。其学说对中国乃 至世界都有极深远的影响。 二、写作背景 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社会动荡,人性中最原始的欲 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社会“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体系,旨在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主要记录在《论语》之中。 三、知识链接 《论语》及语录体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弟子及再传 弟子编写而成。《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 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的“论”是论纂(编纂)之意,“语”是语言之意,“论语”就是“编 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每篇的篇名 大都由该篇第一章的前几个字构成,如《学而》《述而》《公冶长》等。 《论语》各章相对独立,没有必然的联系。每章内容简单明了, 多记录人物的对话内容。 语录体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 言行。偏重言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篇与 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在时间或内容上的必然联系。如宋代记载程颢、 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就是语录体的典范。 孔子的思想主张 思想 核心主张 伦理思想 仁:爱人、关怀他人,推己及人。 礼: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用以约束自我,维护秩序。 孝悌:善事父母、敬爱兄长,是“仁”的基础。 忠恕:尽心尽力(忠),推己及人(恕)。 政治思想 德治:以道德教化治理国家,反对严刑峻法。 正名:名分与职责相符,维护社会秩序。 举贤才:选拔贤能之士治理国家。 思想 核心主张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平等,不分贵贱。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与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学思结合:学习与思考并重。 哲学思想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追求平衡与和谐。 天命观:承认天命,但强调人的主观努力。 文化思想 重视传统: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诗书礼乐:诗、书、礼、乐是修身治国的重要工具。 四、文意梳理 文章结构与主旨 厘清结构 概括主旨 《〈论语〉十二章》所选语录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以及①_____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阐述了孔子关于 ②_____等方面的观点,体现了孔子的③_____思 想以及修身的方式方法。 个人修养 贫富、义利、自我要求 仁德 任务一 论“仁” 1.下面的句子都带有“仁”字,说说句中“仁”的内涵。 《论语》原文 释“仁” 人而不仁,如 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 ① _____ _____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②_____ _____ “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根本无法正确对待礼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